宝宝久咳不愈,这三招别用坏了
3岁的倩倩最近感冒了,十多天都不见好,特别是每到半夜,倩倩就会咳嗽,有时会咳醒,厉害起来还会咳到呕吐,不光影响睡眠,连人都瘦了。妈妈带着她看过医生,抗生素也吃了一两种,都不见效。爸爸妈妈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目前,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不少孩子感冒咳嗽,虽然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的感冒,稍微休息两天,多喝水、吃点药,很快就好了。但是有些孩子却咳嗽了十多天都不见好转。
弄清孩子咳嗽的病因是治疗的前提。常见的引起孩子咳嗽的病因有四大类:过敏性咳嗽、感染性咳嗽、病理性咳嗽和异源性咳嗽,大部分孩子都是以上四大类咳嗽重叠发生。
比如,过敏性体质的孩子容易在周岁之后患上呼吸道过敏疾病,经常揉鼻子、揉眼睛、鼻塞和流鼻涕,引起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甚至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这时,再出现一次感染,那么咳嗽就难以控制了。如果没有及时使用抗生素,多半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损伤支气管后引起气道敏感性升高,诱发迁延性支气管炎或直接导致儿童喘息综合征。
咳嗽的病因弄清了,但关于治疗,许多家长还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一定要打针
只有出现感染倾向的咳嗽才需要打针,多数孩子仅需要口服抗生素。一般可选头孢类和阿奇霉素等,有时联合使用点中成药抗病毒口服液也是上佳选择。抗感染药物使用3~5天没有好转,或在24小时内持续加重的孩子,比如有发烧、严重消化道症状,才需使用针剂。因此,不是不打针,而是万不得已才去打针。
误区二一定要做雾化
许多家长“久病成医”,在家中自备雾化装置给孩子进行雾化治疗。其实,雾化并不适用于所有咳嗽的孩子。首先雾化对急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比较有效;其次雾化药物多含激素,长期使用易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另外,部分孩子使用过度会降低上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力,引起反复感染。因此,雾化要有针对性地短期使用。
误区三一定要用镇咳化痰药物
儿童有咳嗽,一定要由医师来诊断属于哪种类型。孩子咳嗽合并咯痰,在镇咳药物基础上加用化痰药物,同时要观察痰的性质,黄绿色痰最好尽量咳出。其他类别的咳嗽不建议单纯使用镇咳药物,应该和化痰药物或修复支气管黏膜药物合并使用,达到疏通气管、修复气管的效果。
文/同医院过敏反应科黄南
整理/邓国欢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
- 上一篇文章: 天津各医院门诊将全面停止输液为什么儿科
- 下一篇文章: 虎口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