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如何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插上音乐
时间:2024/12/26来源:音乐舞蹈介绍 作者:佚名 点击:次
每年一度的寒假学习今天开始了,为期两天,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音乐)二十多年,每次开学还是觉得比较紧张,新的学期,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教师们坐在一起研讨学习,多年来教师们一致反映欣赏课不好上,因为欣赏的内容大部分是民族音乐,学生不愿意听,也听不进去,课堂乱哄哄的。这学期研究科目是《民族音乐如何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插上音乐的翅膀》《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教学在中小学中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的同时,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欣赏民歌、民族器乐、曲艺等民族音乐时没有多大的兴趣,民族音乐将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更不要说发扬光大。记得在年我带的一届学生,他们接受新东西特快,他们一上课就闹着听周杰伦的《东风破》,还有羽泉的《奔跑》等一批流行歌曲,他们特卖了磁带,听的很入迷,我也觉得好听。说实话我非常感谢那届学生,使他们让我很快接受流行音乐的,现在回想起来很有意思。流行歌曲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对民族音乐就更是冷漠,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和教学改革,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让学生走进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做法如下:1、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能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红星闪闪》一曲时,结合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潘冬子的成长经历,让学生知道抗战时期许多像自己一样大的孩子很早参加了革命,涌现出了许多小英雄:王二小、雨来、鸡毛信中的海娃……让学生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事,寓教于乐,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热爱伟大祖国、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壮志。又如民族器乐曲《百鸟朝凤》是我国民乐中的瑰宝,学生通过欣赏,可以引起自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类作品以传说、历史故事为背景,学生通过对故事的了解很快就能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进而在感受音乐的节奏、曲调、和声等要素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3、具有较强的民族民间风格的作品,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江河水》等;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常常是旋律优美流畅或色调鲜明,能够在音响感知上首先抓住学生的耳朵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欣赏《二泉映月》时,先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也没有确定主题的情况下先欣赏一遍,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就冒出了不少新鲜的想法和感受,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然后老师让学生将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的情况和身世编成简短的小故事,和作品联系起来,这就更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了,也更能真切地体验音乐的内涵。例如,在教学《茉莉花》这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演唱会上演唱这首歌的图片,这样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学生在熟悉的画面与旋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对我们北方人来说,茉莉花较生疏,多媒体又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在学生初听全曲时,我用多媒体出示茉莉花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感受歌曲《茉莉花》的旋律如同茉莉花一样,有着淡雅的清香。4、以自然风光为题材的作品,如《蓝色的多瑙河》、《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沃尔塔瓦河》等。这类作品以自然风光为背景或作为艺术象征来表达情感,具有丰富而具体的联想的效果。5、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欣赏力”。演唱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编成舞蹈,自唱自跳,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音乐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对音乐做出积极的反映。6、组织全校师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比如:歌咏比赛、卡拉OK赛、文艺表演、音乐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方面也使学生从中得到了锻练,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是最早的语言,而民歌中包含着人生百科。年热播的《中国民歌大会》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点赞,认为其节目既有吸引观众的文艺元素,也有丰厚的文化知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经过长期广大劳动人民加工提炼出来的,更是民族音乐精华,是经的住千年沧桑洗礼的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我们音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它弘扬传承下去,做一名有担当的教育工作者,无愧于这个时代!
- 上一篇文章: 河南省中原少年说语言展评活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