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掌上
为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深入挖掘潍坊地区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整体面貌,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特推出“东亚文化之都掌上课堂”,线上获取东亚文化之都百科知识,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更加多样的文化资源。
欢迎来到本次的东亚文化之都微课堂,今天,带您了解——中日韩传统音乐对比
中日韩三国的音乐传统文化都受到中国古代传统的音乐文化的影响,但又各自有其发展和创新,具体表现在:在音乐文化和音乐风格上略有相同,但又各自融合了民族本土特色,并且在与外来文化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中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音乐文化同样也源远流长。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带腔性,音与音之间是过渡和递变的。中国传统音乐可分为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歌以及民间舞蹈音乐五大类,其融合了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传统音乐的样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宫、商、角、徵、羽”五种,其中宫、徵调式的色彩比较明亮,羽、角调式色彩比较暗淡,而“商”的调式色彩则位于二者之间;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具有较大的自由性,旋律表现突出,强调音韵的结合与和谐。从上述两方面可看出中国音乐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可以说中国传统音乐是以“和”为音乐美的最高准则的。
突出表现为讲究作品的意境和意韵,注重表述中的道情和理趣,推崇含蓄和婉曲,喜好中和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当然这其中也有气势恢宏磅礴的曲调,但也不会超出与自然、与人的情感搭配的和谐范围。另外中国传统音乐强调“音由心生”,重视内心感悟,善于把主题表现的抽象和虚幻。总的来说,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幽婉、深邃、悠远、含蓄、淡泊的特点。
在日本传统音乐中,词章所占的地位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日本传统音乐习惯把音乐分为歌唱式和说唱式,在这两种方式中词章是必不可少的成分。由此可见,日本的传统音乐经常是曲词相伴。如今为人们所熟知的日本雅乐,其起源来自于传入朝鲜的中国古代舞蹈,属于纯乐器演奏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平安时代一些雅乐也被人们添加了歌词,由此可见词章对日本音乐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日本传统音乐带有浓郁的“尚古”精神,当然这在中韩的传统音乐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而由于这种“尚古”精神使得日本的传统音乐形式一旦被接受,就得以长久保持。同时日本音乐还主要是为日本的贵族所服务的,如:雅乐是贵族阶级的音乐,能乐是武士阶级的音乐,三味线则兴盛于民间。由此可见日本音乐的尚古精神与日本政治特征和其历史发展密切相关。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儒家文化、朝鲜、印度以及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
韩国——朝鲜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体系,尤其能歌善舞,节日和劳动之余,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弄弦法、转声法及退声法是朝鲜族传统音乐最主要的特点,此外善于运用“长短”的节奏变化来表现情绪上的特征,并且与生活中的语音形式息息相关。韩国——朝鲜的传统音乐体现出众民皆歌舞的特点,因此其民间的音乐传统源远流长,其传统乐器也是多种多样,多达40种,主要有伽倻琴、长唢呐、长鼓、片鼓、横笛等。韩国——朝鲜传统音乐大致分为正乐、俗乐和现代创作国乐三种。正乐又分为雅乐、唐乐和乡乐,雅乐和俗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乡乐则是其本土音乐。民谣即“民歌”,著名的民歌有《桔梗谣》、《阿里郎》等。其中饱含了人们的思想、情感、理想和追求。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自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而日韩传统音乐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而它们结合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不断创新丰富音乐内涵,各自走上独具特色的音乐道路。潍坊地区的音乐,如《放风筝》、青州《打秋千》,都是在中国传统音乐宫商角徵羽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在中国传统优美音乐的基础上,加上了地方的风俗。歌词贴近生活,旋律深入人心。不断学习东亚文化知识,了解东亚三国文化,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增强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创文化之城、和谐大美之城!
「东亚文化之都」
中日韩传统音乐对比
就分享到这里。
让我们下节课见~
- 上一篇文章: 韩国男团成员风格大不同,高冷调皮绅士,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