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火出圈,它给文化传承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从虎年春晚的社交媒体刷屏,到各城市巡演开票即售罄,当下,《只此青绿》无疑是中国最火的舞蹈诗剧。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很多年轻人表示“入坑”舞剧都因《只此青绿》,说句“火出圈”不为过。
为何《只此青绿》有此魅力?
“这要从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说起。”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今天在北京文化论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分论坛上揭秘。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管理着近万件珍贵文物以及万平方米古建筑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可移动文物,充分体现了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所以时至今日,如何把这些文化遗产和文物当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准确挖掘出来、清晰表达出去,用当今世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传播,考验着当代文博工作者,也是每一位故宫人的责任。”娄玮说。
在责任的推动下,建院97年来,一代代故宫人一直通过各种传统形式的展览,包括原状陈列、专题陈列、专馆陈列、图书出版、宣传教育等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但如今,中国已迈入数字变革时代,新一代故宫人开始尝试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通过“文化+”的跨界融合方式,激发故宫的文化活力。“主旨就是让文物活起来,从而提高文化的传播效率,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娄玮认为,这其中“文化+艺术”是最成功的尝试之一,而由此诞生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则让多年历史的《千里江山图》在当代展现出新的魅力。
在《只此青绿》创作之前,故宫博物院已与多家艺术院团开展合作。娄玮介绍,当时就是想让故宫雄伟的古建筑群、精美的文物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灵感,让他们用音画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打破文物实体的限制,创造出一种既有丰厚文化底蕴,又具备时代风貌的文艺作品。比如年,在紫禁城建成周年时,故宫博物院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了《永乐天地·中国节》主题视听音乐会,又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了原创民族音乐史诗《紫禁城》。
有了成功尝试,故宫博物院对“文化+艺术”有了更大胆的探索——和东方演艺集团、人民网在年共同出品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相比于音乐会或音乐史诗,娄玮认为,舞蹈诗剧更能体现某些文物的内涵。
在《只此青绿》中,最让娄玮感动的一幕出现在剧目结尾段——在《千里江山图》展柜边,当代保护研究《千里江山图》的学者和创作这幅青绿山水长卷的北宋画家王希孟分别站在两边,两人对视,当代学者给王希孟鞠了一躬,王希孟也给当代学者回了一礼。“我是研究书画出身,现在做一些管理工作,这个细节让我特别有感触。当年我们在库房里面对拥有千百年历史的文物时,就感觉自己像剧中所表现的那样,跟古人神交。这幕剧情仿佛再现了我的心路历程。”娄玮说。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表示,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让文物活起来”已经被写入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只此青绿》成为经典案例。“文物活起来,首先要把文物研究梳理好;第二要呈现好;第三要入脑入心。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一定要把更多的文物资源用生动的表现形式进行转化,让大家了解我们的文物,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只此青绿》为什么有魅力?那是因为展现出了文物活化的魅力。”娄玮总结。
- 上一篇文章: 任艺飞斩获东方风云榜东方新人奖携全新单曲
- 下一篇文章: 舞蹈风暴2极致的舞蹈节目与舞蹈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