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实录名中医李鸿娟治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李鸿娟,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现将李老治疗早中期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慢性支气管炎病情虽复杂,证型变化颇多,但李老认为,早中期的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最常见以下2个证型。
一、痰热蕴肺型表现:急性发作期早期,未经失治误治,未见明显虚损表现者,多见此种证型。咳嗽气喘,痰多、色黄、质粘稠,可伴有发热、恶寒、胸痛,无明显乏力、水肿等表现,舌质红,苔黄厚腻或薄黄腻,脉滑或滑数。治则:清肺化痰。处方:瓜蒌、白茅根各20克,鱼腥草18克,浙贝母、陈皮各15克,半夏12克,炒杏仁、茯苓、黄芩各9克。加减:伴发热恶寒者,加柴胡10克,以合黄芩解表清里;痰热内陷,上腹胀满影响食欲者,去黄芩,加黄连6克,以合半夏、瓜蒌成小陷胸汤辛开苦降,泻热除痞。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方解:其中炒杏仁、浙贝母、瓜蒌、陈皮、半夏、茯苓相伍专事化痰,黄芩、鱼腥草、白茅根清解肺热。本方仅用清肺、化痰法,无扰肺之升降而肺气自平,配伍虽简,疗效可靠、快捷,较之抗生素等治疗毫不逊色,尤其适用于西药治疗无效者。病案:巩某,男,56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每于受寒感冒后发作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缓解期无明显症状。于6天前遇感复发,咳嗽,咳大量黄色粘痰,胸闷气喘。经西医输液治疗疗效欠佳,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数。证属痰热蕴肺,肺失宣降,以本方加减,水煎服,日1剂,5剂而愈。
二、脾肾两虚,痰浊阻肺型表现:本型多见于久病体虚,遇感而发,或急性发作迁延日久不能缓解,正虚邪实者。症见咳嗽气喘,稍动则剧,痰多质粘稠,色白或黄,无力咳出,咳出后咳喘可暂减,伴口干舌燥、食少、腹胀、头晕、腰酸、困倦,舌质红,少苔或苔厚而干燥,脉细数、双尺脉滑大。治则:固肾纳气,健脾化痰。处方:熟地30克,麦冬18克,当归、黄芩各12克,陈皮、肉桂各10克,半夏、茯苓、白术、炒杏仁各9克,炙甘草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方解:李老认为,肾气亏虚,水泛为痰;脾虚不运,湿聚生痰;痰蕴于肺而为咳喘。本方为金水六君煎加减而成。金水六君煎出自《景岳全书》,功效标本兼顾,上下并治,润燥同用。
方中大剂熟地合麦冬,金水相生,大滋已亏之肾,以固下虚之本元;麦冬、黄芩清肺以除上盛之热;二陈汤合白术健脾化痰,执中而治上盛之痰;肉桂一方面能纳气平喘,合炒杏仁使气能清肃下行,另一方面可益元阳,合熟地阴阳双补,平复肾元,以治水泛;当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全方药味虽少,但组方周全,配伍精当,验之临床,多有良效。
临床应用时一定注意熟地要重用,而化痰之剂常是熟地用量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疗效才好,不可本末倒置,更不可因有些病人食少、腹胀而惧熟地之滋腻。事实上,应用本方后未见1例出现食少或食少加重,反而随咳喘减轻,饮食渐增,腹胀等症消除。
病案:张某,女,65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此次急性发作后住院治疗,予抗菌消炎、解痉平喘等治疗20余日后仍咳嗽气喘,稍动即加剧,痰白质粘量较多,无力咳出,伴上腹胀满,食少乏力,精神怠倦,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脾肾两虚,痰浊阻肺,治宜补脾肾,化痰浊,本方加减,5剂而愈。
往期大事1.湖北有个专攻疑难杂症的中医奇人,能“起死回生”!2.一家三口亲历流感,我用中药治好了它!附总结~3.精辟!一位学了几十年诊脉的中医整理的当代诊脉名家、诊脉要害,胜读十年书!4.医院原院长6年受贿余万:不给钱就给脸色!5.专长考生PK专家团:还我证书,给民间中医松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上一篇文章: 急性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