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其防控措施

时间:2017-6-4来源:疾病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喘息、咳嗽、打喷嚏,气管发出啰音,雏鸡流鼻涕,成鸡产蛋下降、畸形蛋,呼吸道黏膜呈浆液性、卡他性炎症。临床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除传统的呼吸型以外,还有肾病变型、腺胃型,其发病率也日益严重。

1病原体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该病毒具有多型性,但多数呈圆形,病毒颗粒直径为80~nm。病毒有囊膜,表面有杆状纤突,长约20nm,在蔗糖溶液中的浮密度为1.15~1.18g/ml,病原易于变异,血清型众多。

2病因

本病主要通过养鸡器具、被污染的尘埃以及外来因素(人和饲料等)带入病毒而引起发病,潜伏期1~7d,一旦发生,可在一个鸡场内迅速传播。发病与流行的原因:(1)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诱发疾病;(2)养殖户防病意识淡薄,病死鸡处理不当,促进了病原体的扩散;(3)家禽呼吸系统结构特殊,药物治疗难以奏效。

3流行特点

IB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3~4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最为严重,主要通过呼吸道排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潜伏期短,一般为18~36h,与感染鸡同舍的鸡易感,通常在48h内出现症状。此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经消化道途径也可使鸡感染。病鸡康复后仍带毒,排毒时间长达d之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多发。

呼吸型IB雏鸡多发,发病率高,死亡率25%左右,日龄稍大或成年鸡死亡率较低。

肾型IB多见于育雏阶段的鸡,死亡率可达10%~40%,且公鸡发病率高于母鸡,肉仔鸡发病率高于产蛋鸡,这可能与鸡生长速度和饲料中蛋白含量有关,鸡生长速度愈快,饲料中蛋白含量愈高,鸡群死亡率愈高。

腺胃型IB发病高峰在30~50日龄,病程10~25d,发病率80%以上,死亡率50%以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毒株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腺胃型IB往往发生于秋冬季节,多继发于鸡痘,蛋鸡发病率在临床上略高于肉仔鸡。

4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4.1呼吸道型IB

⑴雏鸡单纯IBV感染时,常突然发病,出现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昏睡、羽毛蓬松、翅下垂、打堆、咳喘、打喷嚏、气管啰音、流鼻液,有时可见流泪、鼻肿胀,逐渐消瘦,康复鸡发育不良。5~6周龄鸡突出症状是啰音、气喘、减食、下痢;6周龄以上病鸡症状较轻,很少死亡。但本病极易与其它条件性病原(如大肠杆菌、霉形体)混合感染,产生严重的呼吸道综合征,症状加重,死亡率增高。

病理变化为气管和鼻道粘膜水肿,有卡它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有时气囊混浊,附有干酪样分泌物。如果发生细菌继发感染,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则可出现化脓性、纤维素性炎症,肺实质形成大面积的炎症病灶。

⑵产蛋鸡感染IBV后,除具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外,最突出的是产蛋突然下降25%~50%,软壳蛋、畸形蛋、粗壳蛋大量增加,产蛋率在下降10~15d后开始缓慢回升。种鸡感染后受精率明显降低,种蛋的孵化率下降,弱雏数增加。

4.2肾病变型IB

多发生于20~40日龄鸡,一般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染24~48h,开始咳嗽、打喷嚏,气管有啰音,并持续1~4d。症状一般较轻微,常被管理技术人员忽视;若有并发感染,则呼吸道症状严重,鼻腔有黏性分泌物,时间延长。

第二阶段:病鸡表面康复,呼吸道症状消失,鸡群无明显异常表现。

第三阶段:受感染鸡群突然发病,2~3d内逐渐加剧,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病鸡挤堆,精神沉郁、厌食,排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沾满水样白色粪便,粪便中几乎全是尿酸盐,饮水增加,最后严重脱水,鸡只死亡严重,可高达30%。死亡率高峰见于感染后第10d,至21d可停止死亡,部分鸡逐渐康复,但增重缓慢。蛋鸡、种鸡感染后可引起输卵管及卵巢的损伤导致产蛋不高,甚至绝产。

病理剖检可见胸、腿肌肉干枯,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尿酸盐蓄积使肾脏呈斑驳状,输尿管因尿酸盐沉积而高度扩张,严重时发生尿结石,部分鸡心脏、肝脏表面有大量尿酸盐沉积。

4.3腺胃型IB

病鸡精神沉郁,拉稀,有的有呼吸道症状,很快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剖检可见,鸡体极度消瘦,肝脏、肌胃较正常鸡略小。腺胃病变具有特征性,腺胃外观明显肿大,呈球状,腺胃壁增厚,为同龄正常鸡的2~3倍。粘膜外翻,乳头严重水肿、充血,甚至出血溃疡。胸腺明显萎缩,甚至消失。

5鉴别诊断

IB在症状上与温和型新城疫、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混淆。条件具备时,可通过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确诊。

⑴新城疫呼吸道症状与本病相似,发病比IB严重,在雏鸡常可见神经症状,剖检常见消化道粘膜的出血变化。

⑵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见于成年鸡,在鸡群中传播比IB慢,呼吸道症状更严重,病鸡咳出黄色和血样渗出物,肉眼可见的气管黏膜面上有黄色和血样渗出物覆盖,组织学检查可见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形成合胞体并在细胞核内出现包涵体。新城疫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气管材料接种鸡肾细胞时,1~4日出现细胞病变(CPE),而IB则不出现。

⑶传染性鼻炎常出现面部肿胀和鼻液流出,多发生于2~3月龄青年鸡,使用抗菌素有较好疗效,这在IB却很少见。

⑷传染性法氏囊与IB的鉴别在于有法氏囊肿大、出血及胸、腿肌出血等特殊病变。

⑸痛风与肾型IB的区别在于,痛风一般无呼吸道症状,无传染性,且多与饲料配合不当有关,可对饲料中蛋白和钙磷的分析确定。

6治疗

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综合措施对症治疗:

⑴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鸡舍温度2℃~3℃,避免过度拥挤,加强带鸡消毒。

⑵应用抗毒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阻止病毒的复制。

⑶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采用对症疗法,并控制细菌感染,可有效缓解症状,减少死亡。使用止咳平喘药物可减轻呼吸困难,使用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可控制大肠杆菌、霉形体感染。对肾型IB,可使用肾肿解毒液如肾可舒等;在饮水中加入电解质,以补充大量丢失的钠和钾离子,以排出尿酸盐沉积,减轻肾炎症状;降低饲料蛋白含量2%~3%。

7预防

7.1加强饲养管理

要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严格检疫、隔离、消毒,防止病毒的侵入。改善和保持鸡舍内环境,定期消毒,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不从疫区引种,防止继发和混合感染,确保舍内温度、湿度、密度适合。鸡群需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合理配比饲料,满足鸡不同阶段的营养要求,防止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的缺乏,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能过高,不能盲目或滥用药物。

7.2计划免疫

单一血清型疫苗只能对同型IBV感染产生免疫力,对异型病毒只能提供部分保护或根本不保护,因此,必须根据当地流行病学选择适当的疫苗或多价疫苗。此外,还应注意IB疫苗与新城疫(ND)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

IB与ND病毒的靶器官都在上呼吸道,IBV感染鸡后因其复制速度快而很快占领上呼吸道靶细胞,使得NDV没有足够的空间与细胞上的受体吸附,从而影响ND的免疫效果,因此,应尽可能避免与ND同时免疫。目前,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弱毒活疫苗解决了这一问题。

长按







































白癜风复发难治
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jsqch.com/jbzd/445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急性支气管炎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