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困扰612个月宝宝的成长行为

时间:2016-12-19来源:疾病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婴儿6-12个月成长与行为

从6个月到7个月

婴儿这时已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进入到家庭生活中,给以婴儿为中心的家庭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婴儿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爱睡觉,醒来玩耍的时间逐渐多起来。母亲对婴儿笑,婴儿就会露出高兴的表情。母亲要是突然从婴儿身边离开,婴儿就会哭。如果和婴儿说话或叫他的名字,他会把脸转向声音的方向。可见,婴儿与母亲在感情上的联系与日俱增。

应教会刚刚能感受到快乐的婴儿去体验更多的人生乐趣。如自由活动身体的快乐,吃到喜欢吃的东西时的快乐,与父母一起玩的快乐,散步的快乐等。婴儿醒来的时间比以前长了,因此有条件充分利用时间让婴儿学会更好地感受这些快乐。可是,有许多母亲不注重婴儿的快乐,而是让婴儿将人生作为一种义务予以接受。这些母亲自己也是从尽义务的角度出发,整天想着如何尽快给婴儿断奶。她们每天给婴儿测体重,断奶食谱不离手地看,以决定给婴儿吃什么、吃多少,想尽办法让婴儿吃下食谱上规定的量。这些母亲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代乳食物的烹调上,除此之外其他的就什么都不考虑。婴儿如果能吃下自己做的食物,就感到高兴,如果吃不下,就会感到很悲伤。她们每天都要计算婴儿的营养量,却全然不顾及婴儿每天能得到多少快乐。

断奶并非一定要按某种规定的方法去做。断奶的目的不是让婴儿按断奶食谱要求吃食物,而是使婴儿在长齐牙、并能够自由行走以后,可以和家人一起进餐。断奶并不是要停止喝奶,而是让婴儿逐渐习惯吃母乳、牛奶以外的米饭或面包等主食,也就是要使婴儿逐渐适应一般人的饮食生活。婴儿通常在1周岁以后牙齿才能完全长齐,并能够自由行走,在这之前只是练习的过程。断奶并不是因为过6个月的婴儿继续吃母乳或牛奶会有什么危害,而是因为婴儿自己过6个月后产生了想吃母乳或牛奶以外食物的自然的欲望。不能无视这种欲望而继续只喂母乳或牛奶(以前曾有过这种做法,结果导致婴儿贫血)。

婴儿对母乳或牛奶以外食物的自然欲求是各不相同的。不能因为断奶食谱上写着动物肝脏对婴儿好,就不管婴儿是否喜欢吃,硬要他吃下,这是错误的。应该给婴儿吃他喜欢吃的食物,让婴儿体会吃的快乐。

6个月至7个月期间,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还是母乳或牛奶。不能急于给婴儿米粥吃,因为1瓶牛奶的营养价值远比1碗米粥的营养价值高。每天究竟应给婴儿喂1次米粥还是两次米粥,要取决于这些做法是否能给婴儿带来快乐。吃1次米粥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婴儿,每天喂两次的话就会使到外面活动的时问减少1个小时。如果是这样,还是喂1次比较好。每天应保持两个小时的室外活动的时间。如果婴儿吃1次米粥要花1个小时的时间,说明不是特别喜欢吃。对这样的婴儿来说,与其强迫他吃1个小时不喜欢吃的东西,不如让他在这个时间里到外面自由地活动,给他真正的快乐。这样不仅使婴儿快活,还能锻炼婴儿的身体。一般的婴儿虽在这个月还不太爱吃粥,但再等1个月后就会变得喜欢吃,1碗粥只要20分钟就能吃完,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月强迫婴儿吃。

母亲不应按特定的食谱给婴儿做代乳食物,而是应根据自己宝宝的喜好,做出他喜欢吃的食物。这种随意的、尊重婴儿个性的做法,反而会使婴儿长得更好。

婴儿吃代乳食物的时间和次数因人而异,睡眠类型是其中的决定因素之一。6~7个月的婴儿,一般上午和下午各睡一觉,每次睡1~2小时,有时傍晚还要再睡1~2小时。晚上入睡时间和以前相比一般也要延后。如果晚上10点半或11点喂最后1次奶,早上一直可睡到6点半至8点。有的婴儿可以一夜不醒,即使换尿布也毫无反应。而有的婴儿每当换尿布时就要惊醒。甚至有的婴儿醒来后要哭上5分钟左右才能再入睡,还有的婴儿醒来后不给奶就不能入睡。如果不叫醒睡着的婴儿起来吃奶,有的婴儿每天只能吃上3次奶。对这样的婴儿,每天如果给吃两次代乳食物,就必须再加两次奶才行。

罐装奶粉的包装上标明每次要给毫升的奶,很多母亲都按这个量每天给婴儿喂3次或4次。这样做如果不出现什么问题还可以。可是,有的婴儿无论如何每次只能吃下毫升。尽管这样的婴儿很正常,可对拘泥于定量喂奶的母亲来讲却放心不下,每次配奶时总会叹息,为什么我的孩子只能吃这么点儿奶。对这样的婴儿,母亲不但不该叹息,反而应引以为荣,因为这些婴儿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吃奶量。

从这个时期开始,多数母亲就开始逐渐用鲜牛奶代替奶粉,这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还因为婴儿喜欢吃鲜奶的清淡口味。将奶粉(含强化的铁成分)换成鲜奶后,不要忘记在代乳食物中加入蛋黄。

牛奶之外一般还要给婴儿喝白开水或茶水等,但多数婴儿只给果汁就足够了。在炎热的季节,婴儿出汗以后,或从外面做空气浴回来后,或在吃代乳食物中间及之后,都应给婴儿补充水分。婴儿中有的需要水分多一些,有的则不然。水分要求多的婴儿是因为体内有这种需要,不能以夜里尿多怕麻烦为理由,限制婴儿喝水。

大便的排泄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规律。有每天大便一二次的婴儿,也有二三次的婴儿,另外还有两天1次的便秘型婴儿。对于每3天排1次大便的婴儿,有的母亲因等不及,每隔1天就要急着灌1次肠。

婴儿小便的次数每天一般在10次左右。如果是阴雨天,婴儿尿湿尿布的次数就会增多。小便次数少的婴儿大多可以估计到尿的时问,因此只要到时间给婴儿把尿就会成功。可是,小便次数多且时间不定的婴儿,无论怎样也配合不好。对这样的婴儿,如果母亲采取等的方式,让婴儿坐在便盆上直到便出为止,婴儿就会渐渐开始反抗。有的母亲非常忙,没有时间给婴儿按时间把尿,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在炎热季节,有必要勤给婴儿换尿布,以免臀部出现溃烂。过6个月后,婴儿的运动能力更加发达,手也更加灵活,经常用手抓东西放人嘴里。因此,当把婴儿独自放在卧室里的床上时,不能在婴儿身边放置香烟及硬币之类的东西。

当奶瓶里的奶喝了一半儿多而变轻以后,有的婴儿能自己用手拿着奶瓶喝奶。多数婴儿这时还不会翻身,但一般都会坐了。穿衣服的多少会影响婴儿的坐立情况。因婴儿能坐在带饭桌的椅子上,用勺喂饭就容易多了。婴儿腿脚的力量也有增强,抱起来放在膝盖上时,一蹦一蹦地跳起,比以前更有劲了。但让婴儿扶着东西站起来还有些为时过早。

婴儿一到室外就会非常高兴,说明婴儿的身体需要在室外的空气中锻炼。只要天气不是太差,就应尽量带婴儿到室外接触新鲜空气。天气好时应保证每天3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要充分利用儿童车。不能因为婴儿老实就将婴儿放在床的围栏里,应让婴儿在地板上随意玩耍。

这个时期婴儿可能发生的疾病与上个月几乎相同,请详细阅读有关内容。必须记住的是,有一种疾病是6个月以后的婴儿才可能发生的,就是幼儿急疹。这种病的特征是,婴儿只是发热,没有咳嗽、流鼻涕等其他症状。从没有发过热的婴儿,当首次出现38~39°C的高热,且闹得厉害、整夜哭个不停时,很可能是患上了幼儿急疹。

婴儿出牙的时间有所不同。一般的婴儿过了6个月就开始长出下面的两颗门牙。

从7个月到8个月

如果说婴儿在上个月已经能认出父母,那么这个月与父母的联系则更加密切。看到母亲就表现出的高兴劲,也比上个月更明显了。婴儿不仅表现出高兴的样子,有的婴儿还会做“笑脸”,商兴地笑出声。还有的婴儿一对他说“干什么?”、“不行”等批评的话,就哭起来。对这种批评一点反应都没有的婴儿,就必须考虑他是否耳聋。正因为已经认识了母亲,所以,也就能够明确地分辨出外人,感觉敏感的婴儿会“认生”,一见到陌生人就哭。婴儿是否认生,与智力没有直接关系。当然,智力发育晚的孩子,认识母亲的时间也晚,但不能说认人早的孩子就聪明。相反,认人早的孩子即使长大些了,也会因仍旧不改这个习惯,而难以同别人接近。

这个月龄的孩子,已经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会爬的孩子会盯着某个目标伸出小手,对不喜欢的事情会表示拒绝。用勺喂他不喜欢的食物会用手推开。拿走他手里的玩具会生气而哭。洗澡时讨厌洗头,多数婴儿会哭闹。换尿布时,也不老老实实的了。但这样的动作,让婴儿的手脚和身体自由地活动到何种程度,就大不相同了。并且因为不同婴儿的这种运动能力有很大差异,又与穿衣服的件数有关,所以不可能确定一个严格的标准。

婴儿一般在7~8个月就会翻身了。这个月龄的婴儿,多数会自己坐着了,但能坐的时间长短不同。边坐着边两只手拿着玩具互相敲打,是这个时期能看到的婴儿最多的姿势。

婴儿会爬也多数在这个月龄。但是也有不少的婴儿不会爬,却突然能扶着东西站起来。

许多婴儿在开始爬时,都是先做后退的动作。

这时孩子的腿脚也逐渐强壮起来了。抓住他的两只手,常常能站起来。发育快的孩子,到了8个月时,会在某个偶然的条件下,扶着东西就站起来了。无论是翻身、后退、爬行、还是坐着用膝盖挪动,都说明这个月龄的婴儿已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常易发生摔伤、烫伤、误吞异物等事故。

婴儿出牙也多在这一时期,但也有在6个月或更早些出的。约在出牙前1个月,婴儿多从嘴里发出“噗一噗一”的声音。婴儿虽不会因为出牙而发热,但也许是多少有些痛的缘故吧,常有一些情绪上的改变,夜里不易入睡。听到同时间出生的婴儿出牙了,而自己的孩子还没出牙的母亲一定会着急,这大可不必,因为出牙的早晚,不同的孩子差异也很大,已满1周岁才出牙的婴儿也不罕见。这并不是因为什么特定的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症)所致,这一时期还没有这样的病,并且也没有出牙晚,牙的质量不好的说法。为了早出牙而给孩子服用钙剂,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牙齿早就长好了,只是还没有露出齿龈外面罢了。

这个时期的婴儿,常频繁地发出“啊一”、“爸一”“妈一”等声音,有时是在招呼母亲。这时,母亲要用准确的、容易听明白的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孩子成长过程中,其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靠自己本人所能完成的。也就是说,孩子1个人是不能学会说话的,而是靠反复用耳朵倾听父母及其他人说的话,用眼睛观看与所说的话相关的动作来学习语言的。

喂孩子粥的时候不和孩子说话,而像为了让他完成吃饭任务似的,这是不行的。必须叫着孩子的名字对他说:“吃粥了,张开嘴巴”。即要把语言和动作联系起来教孩子。几乎所有的母亲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自然地做了这些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语言的教育,因此常常认为语言能力是在孩子的成长进程中自然培养出来的,即话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就会说的,这是人们的一种错觉。如果总是在开着电视或广播时对孩子说话,那么孩子就不能注意力集中、不能准确地听清母亲的话,这样一来,电视就成了妨碍母亲和孩子间沟通的东西,因此不要让孩子看电视。

这一时期应用代乳食品很重要,而比这更重要的是室外锻炼。除特别热、特别冷、下大雪或下大雨的天气外,每天需要领孩子到室外呆上3个小时以上,让他呼吸新鲜的空气,如果能给会翻身、会爬的孩子开辟一块可以自由活动的草坪那就更好了。

在家里选一个通风好的房间,把危险的东西(热水瓶、熨斗、炉子、烟灰缸等)都拿走,在床上给他拿没有危险性的玩具让他玩。也可以找一部能防止摔伤的婴儿车让他坐上,在不离开母亲视线范围内,让孩子在院子里玩儿,或者带着他去买东西,这些对孩子也很有益处。

睡眠的时间和深度是因孩子而异的,一般来说上午睡1次,睡1~2个小时。下午睡一二次,分别睡l~2个小时。晚上一般醒一二次,有的婴儿即使换尿布也不醒,但也有的婴儿睁开眼睛就哭,还有的婴儿不给点奶或水喝就不再睡了。孩子不同,表现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深夜里吃奶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母亲有奶的时候喂母乳,比喂水方便,很多母亲就在睡眠中喂孩子奶,如果这样孩子能人睡也未尝不可。

婴儿大便,在这个月龄时多为每天一二次。与上个月一样,持续便秘的孩子也不少。如果比平时多喂了粥、面条或者面包,那么,第2天就可能出现大他的地和次数比平时多,大便的形状稀软。虽然便软,但婴儿的情绪好、食欲止常、不发热,就不用担心。不要一看到软便,就吓得停用一切代乳食品,而只喂牛奶或只给母乳吃,这样做,大便就永远不会正常。这个月龄的婴儿,绝大多数仍把小便尿在尿布上,性格老实的婴儿不讨厌使用便盆,在小便问隔时间有一定规律时,让婴儿排便可以成功。在午睡刚醒来时把尿比较好。

大便每人1次,大便硬的婴儿,开始排便时会哼哼地使劲,或者表现出奇怪的表情,所以,母亲看到这些,可以推测出孩子将要大便,放上便盆,孩子就会成功地排到便盆里。于是这位母亲就会对邻居有婴儿的母亲说,我家的孩子能告诉要大便了。但实际上,孩子的哼哼声并不是婴儿告诉大人要大便,而只不过是婴儿排便的前奏而已。另外,在这个时期进行排便训练,对于那些讨厌被训练的孩子来说,即使把他惹得又哭又叫,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婴儿疾病在这个时期也多起来了。把婴儿放在儿童车上到外面玩时,从邻居的小伙伴那儿传染上疾病的事情也常发生。麻疹、水痘比较多。百日咳如果做了预防注射,一般就不会被传染上。流行性腮腺炎,通常是即使被传染上了,也不出现症状就痊愈了。出生后到现在从没发过烧的婴儿,突然高热(38~39°C)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是幼儿急疹。其次较多的是由病毒感染而致的上呼吸道的疾病,如感冒、咽喉炎等。被称为“口腔炎”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也时有发生。夏季热多发于4~6个月的婴儿,但8个月的婴儿也不是绝对没有,只是要少的多。

在冬季处于出牙阶段的婴儿,有时会发生急性腹泻,被称为“秋季腹泻”。如果不知道有这种病,看到婴儿连续四五天排像水一样的稀便,母亲就会感到害怕,特别是初起的一二天,因为还多次吐奶,更使人感到可怕。到医院就诊一听医生说:“是假性霍乱,点滴吧。”很多母亲就会想“是不是会死呀”,其实,如果婴儿不被禁食和注射搞得很衰弱的话,数日内就可痊愈。

婴儿面色发白,不发热,却突然开始呕吐,好像哪儿痛似的哭闹不止时,就要考虑到是肠套叠。

这个时期发生于皮肤的疾病主要是婴儿苔藓。

从8个月到9个月

这个月龄的孩子已离不开人了,因为其活动能力增强,自己可以到房间的任何地方去,所以一离开大人的视野,就可能发生危险。另外,大部分的孩子一发觉母亲要离开他的身边就哭,并且表示要随着母亲一起去。

坐也不需要用东西支撑就可以坐很长时间,且自己能变换位置;牵着他的手可以站立,也有的孩子可以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但这时还不能自由地迈步。床边的围栏低的话,孩子易摔下去。

手的动作也比上个月灵活多了,如能撕纸,并会往嘴里送;玩具也能从右手换到左手中;用手拍桌子、拽吊着的绳子玩儿等。如果有勺从桌子上掉下来的时候,会像寻找似的看。

婴儿对一些简单的动作可以模仿了,如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母亲反复多次地边说:“张开嘴”、边做“啊一”的动作的话,孩子就学会了(在他张口时可以看到上牙漏出的头)。每天早晨送父亲上班时,母亲摆动着婴儿的手说:“再见!”父亲也呼应着回答时,婴儿也似乎会说“再见”了(并不是说尽早地教这些就能加快提高智力的速度)。

语言方面虽然还不能发出词的音,但可以发出像“妈一”、“爸一”、“啪一”、“大一”这样的音。

这时的孩子已经清楚地记住了父母的容貌,“认生”的孩子见到陌生人哭得比上个月更厉害了。当然也有不认生的,这一点与婴儿的性格有关,也有见到谁都笑的孩子,这是和蔼可亲的孩子。

喜欢音乐的孩子这时会合着电视或广播播放的音乐摇摆自己的身体。虽然还不能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但是领到室外,一看到其他的孩子就会显出高兴的样子。

睡眠的情况基本和上个月差不多,仍然是多数孩子午前和午后都睡。午睡时间也因婴儿而异,一般是睡一二个小时左右。但好动的孩子午前则一会儿也不睡了。始终动、一刻也不停的婴儿,睡眠的时间反而少。也许是好动婴儿,只要稍稍睡一会儿,就可以解除疲劳吧。中午睡的时间短,晚上也迟迟不睡的婴儿,母亲常常会担心孩子的睡眠不足。

晚上9点左右睡、早晨7~8点钟醒来的婴儿比以前多了,但这个月龄的孩子从晚上睡到早晨,中间1次也不醒的却很少,一般都要因小便而醒二三次。醒后的孩子也各不相同,有的给换一块尿布就又睡了,有的给吃点母乳就安心地睡了,还有的孩子不给80~毫升的奶喝就不睡。

睡在婴儿床上的孩子夜里醒了时,母亲在旁边哄一哄就睡了的固然好,但对那些不抱起来就不睡的孩子则多数不得不抱到母亲的床上和母亲一起睡,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这样做就更是理所当然的了因而从这个月起不用床的家庭多起来,避免了婴儿坠落次数增多的麻烦。

营养方面,这个时期母亲们都以各种方式给孩子食用代乳食品,一般每日两次。但是,对不喜欢吃粥、面包粥、面条等软黏样食物的孩子则没有必要每天一定要给两次。如果因为喂1次粥就需要1个多小时,而耽误了到室外锻炼的时间的话,那就只喂1次好了。还有胆大的母亲,对第3个孩子,在8个月时就开始给米饭吃,也没发生什么不适。

一般来说,这时多数的婴儿的饮食是:每天两次粥,粥后给牛奶毫升,早晨刚起床和晚上睡前分别给毫升牛奶。对不喜欢喝牛奶的婴儿,可以以粥作为主要食物,但是必须要多加一些鸡蛋、鱼、肉类食品,否则会导致蛋白量的不足。

喂牛奶多数是用奶瓶,粥后的那次奶也有用杯子的。牛奶喂养的孩子,到了这个月龄已经几乎没有在夜里还喝奶的了,但是夜里哭闹的孩子,如果给点儿奶喝就能马上入睡的话,作为治疗夜啼的一种方法,也未尝不可。

母乳喂养的孩子最好也借粥后喂孩子牛奶的这个契机,用牛奶代替母乳。白天尽量用牛奶或奶粉,只在早晨刚醒时和晚上临睡前、深夜醒来时喂母乳。

这个月龄的婴儿不用给果汁了,可以给西红柿、橘子、香蕉等。苹果可以让孩子自己吮吸着吃,草莓可以磨碎了吃。总之,要没有块状物才可以给孩子吃。点心类的主要以软的为主,如软饼干、蛋糕等。但糖块还是有危险,仍然不能给孩子吃。

排便的情况,随着代乳食品如粥、面包等量的增多,其大便也逐渐带有“粪臭”味儿了,颜色也比只喝奶时变深了。用菠菜、胡萝卜代替了切碎的蔬菜,虽然觉得煮得很烂了,可还能从孩子的便中看到没有消化的部分,这不用害怕,是正常的。只要不腹泻,就可以继续给孩子吃。大便的次数因孩子而异,有每天一二次的,有两天1次的,还有靠灌肠才好不容易两天排1次的。小便在天气暖和的季节,大部分孩子还是每天10次左右,颜色也随着代乳食品的增加而变黄。

便器的利用方面,可以说能较好地利用便器的孩子增多了,这是事实,但如果说排便训练工作已经做得很好则为时过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便硬结的婴儿,从开始排便到便排出来需要一些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放好便盆是来得及的,所以,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利用便器了。

当听到邻居与你有同样大婴儿的母亲对你说:“我家的孩子,一让他小便他就尿”时,你也不必着急。因为这多半只是此时的婴儿还没有太强的反抗意识,所以母亲把他放在便器上也不反抗,又恰好蹲便盆的时间与排便的时间巧合,才成功地利用了便器而已。一般来说,这个月龄的婴儿的大多数还配合用便盆,但月龄再大些,或者在寒冷的季节,婴儿就无论如何也不用便器了。

从晚上哄睡后到第2天早晨起床,这段时间的小便次数因孩子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食量小的婴儿,有一整夜都不湿1块尿布的;而人睡前喝了毫升奶的婴儿却可在一晚上尿湿1~2块尿布。

寒冷的季节,孩子夜里小便时哭闹的较多,这时一要注意给孩子暖被窝,再要想办法把孩子临睡前的喂奶的时间提前。这样可在母亲睡前趁房间还暖和时,让孩子蹲1次便盆。

从8个月到9个月这段时间的婴儿,给医生添麻烦最多的是出生后第1次发热而使家人吃惊的幼儿急疹;6月份到7月份这个季节,多发病是“口腔炎”、“手足口病”;从11月到第2年的1月份最多发的是反复突然发生的腹泻,被称为“秋季腹泻”。

在9月份或10月份,偶尔有从胸内发出咝咝的痰鸣声的婴儿,并由于咳嗽而吐奶,医院去后,常被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到目前为止,出现过这种情况的婴儿的母亲不会感到特别害怕,而一向都很健康、从没见到过这情形的婴儿的母亲就会大吃一惊。

已养成较好的蹲便盆习惯的婴儿,到寒冷的季节,母亲在倒婴儿的小便时,会注意到尿液发白而且浑浊,母亲会感到很不安,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肾脏病,实际上这不是疾病,而是在寒冷季节,体内溶解了的尿酸盐,排出体外后发生沉淀所致。

由急性高热而引起的“热性抽搐”一般也多从这个月龄开始发生。实际上这只不过是由于突然高热达38°C以上,易发抽搐的婴儿表现出的对热的反应而已。引起发热最多的是幼儿急疹、感冒等由病毒导致的疾病。过去一因发热而引发抽搐了,就会想到婴儿吐泻症或脑膜炎。现在则不同了,虽然也有因由感冒病毒引发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者,但其抽搐不是突然发生,而是在二三天前就有感冒的症状了。

有哥哥、姐姐的婴儿有被传染上麻疹、水痘的可能。这个月龄的婴儿,即使感染上了流行性腮腺炎,也几乎没有症状。

这个月龄的婴儿,比起内科病来说,还是外科病多发。其中最多的要数从床上或边缘等处掉下来而致的头部摔伤。但一般说来,从这样的高度摔下来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其次多发的就是烧烫伤,其中主要以熨斗、热水瓶、炉子而引起的烧烫伤多,因此有能移动的孩子的家庭,一定要把房间内的这些东西收拾好。此外婴儿也会把香烟、硬币、刮脸刀片等放进嘴里,所以必须注意。

从9个月到l0个月

婴儿一过9个月,自己独自玩耍的时间就延长了,并且逐渐能自己站起来了。随着对自己周围世界认识的逐渐加深,兴趣也集中了。因而,给他玩具玩,他就能不厌其烦地玩起米了。不仅仅是玩具,对身边的烟灰缸、化妆品的容器、勺、碗、抽屉的拉手、电器的开关等,无论任何东西都喜欢用手摸,或者拿着玩,对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

身体方面,自己已经能长时间稳稳地坐着,并且由于手的握力增强,不仅只是攥着手了,而是能用拇指和食指抓住东西了。也可以把右手拿着的东西换到左手里去了。一般来说婴儿过了9个月,都能坐着1个人玩,但婴儿身体的活动方式却因婴儿的不同,而会有很大的差异。发育早的婴儿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也有的能合着拍子,两手不扶东西站几秒钟。当然,也有少数在这个月龄能扶着东西走的婴儿。与此同时,也有全然没有想扶着东西站起来那种欲望的婴儿、有爬着移动的婴儿、有坐着用手和脚移动的婴儿等各种情况。

这个月龄的婴儿能注意看大人做事,并能模仿。不过这也和其他事情一样,有训练的和没有训练的婴儿就会有不同表现,与爷爷、奶奶一起住的婴儿,因为有老人的耐心训练,就能学会“做怪样”、“晃脑袋”等动作。当然,并不是说早教会孩子这些,孩子的智力就能提高。一般的家庭生活训练下的婴儿也都会表示“再见”了。

这个时期的婴儿,危险的淘气多起来了。把酱油瓶弄倒、弄洒了油,吃香烟、喝洗涤剂、把安眠药吃了等等,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具有“创造性”的事情。随着运动能力的增强,坠落的事故比以前更多了。婴儿在这个时期,大概没有没经历过坠落的。

好动的婴儿和好静的婴儿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好动的婴儿,从早晨起床到晚上人睡,一刻也不停地动。睁开眼睛就抓着床的围栏“嘎嗒嘎嗒”地摇晃,把他从床上抱下来,马上爬着去抓旁边的东西。吃饭的时候也不会坐在椅子上老老实实地慢慢吃,稍微吃得差不多了,就想去玩。洗澡的时候也一样,不会一动不动地泡在澡盆里,而是会拿着浴皂、海绵玩。洗完澡后,讨厌穿衣服,喜欢光着身体玩。这样的婴儿午睡的时间也很短。不用说,这类好动的婴儿容易发生事故,其母亲也十分辛苦。好静的婴儿,午睡的时间长,能自己老实地玩。这样婴儿的母亲时问较充裕,所以,可以按照断乳食谱的要求给婴儿提供饮食。在睡眠的时间上,好动的婴儿与好静的婴儿也有很大的差异。对什么都感兴趣、不容易疲倦的婴儿,会觉得玩有意思,所以,晚上睡的也晚。

像从前似的,大人有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时,婴儿也在7点半钟或8点就被哄睡了。可是现在,一般的家庭晚上都看电视,婴儿也因有人和他玩而不容易入睡,因而不到9点就不睡的孩子增多了。属活动家类型的婴儿,父亲从工作单位9点回来时,婴儿玩到11点,这从享受家庭团圆、快乐的角度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这样婴儿就养成了晚上1l点睡、早晨9点起床的现代型的睡眠类型。

认为婴儿必须晚上7点睡的父亲,好不容易回来的时候,不得不像小偷似的轻手轻脚地进屋,说话也得小声说。尽管如此,也常为婴儿半夜里醒来玩耍或多次哭闹而烦恼。7点就入睡的婴儿,早晨早早地醒了,会影响父亲的睡眠,做父亲的因此而斥责婴儿,就会影响家庭的和睦气氛。早睡早起是美德的这种旧的观念,已不能适应现在育儿的实际需要。

怎样对待夜里醒来的婴儿?总的原则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让他能快速入睡就行。如果用母乳喂二三分钟就可使婴儿入睡的话,那就不要用母亲唱着催眠曲、抱半个小时才能哄睡的方法。如果给婴儿换1次尿布,他就要哭上半个小时,而不动他,他就能一直睡到第2天早晨的话,只要婴儿屁股不发生糜烂,就可以不给他换尿布。

从9个月到10个月月龄的婴儿,如果在晚上临睡前小便1次,就可有半数左右的孩子,一直睡到第2天早晨6点才再次小便。不过在寒冷的季节里,夜间尿湿尿布的孩子会增多。

这个月龄的婴儿,对牛奶以外的、被称为代乳食品的食物也几乎都习惯了,但什么东西吃多少则因孩子而异。我们知道,婴儿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只要不与婴儿的嗜好发生正面冲突,婴儿就会温顺地吃母亲所给的食物。有的母亲按照某一育儿书上的断乳食谱给孩子食物吃,而有的母亲采用与上个母亲有很大差异的烹调杂志登载的食谱,但一般的婴儿都能适应。虽然这本是婴儿去适应母亲给制定的食谱,但母亲却认为是她选择的断乳食谱好,因而才成功地给婴儿断了奶。并且还向有比自己的孩子还小的婴儿母亲推荐说:“你务必要用这种食谱。”其实代乳食品的给法,并没有必要那样死板。在养育第3个孩子的母亲中,有很多当婴儿9个月时就喂米饭的。副食也不必给婴儿特别做,在大人食用的副食中,挑选婴儿能吃的喂他即可。所以不用担心不按断乳食谱喂婴儿,就会导致婴儿偏食、或者影响婴儿的成长等。

对这个月龄的婴儿,多数母亲给粥或面包粥吃。每天给2次还是给3次则要看婴儿对粥的食欲如何。如果能在10~15分钟内,轻松地吃完儿童用碗中大半碗粥,就可以给他每天3次。但如果吃1次粥就需要30分钟以上,每天给他吃3次,那么婴儿到室外锻炼身体的时间就被挤没了。所以,母亲最好这样安排婴儿的时间:首先,要安排出婴儿锻炼身体的时间,即每天的上、下午最少都要分别有1个小时,可能的话1个半小时更好。带婴儿到室外锻炼身体。然后,在其他剩余的时间里,再算计着安排好在睡眠与睡眠之间喂几次代乳食品。这样安排的话,一般的婴儿就是每天1次粥、1次面包粥(或面条),基本就可以了。对不喜欢吃像粥那样的软食物的婴儿,只喂面包粥也可以。面包粥也不喜欢吃,喂米饭也行。同时可给婴儿充足的牛奶喝。关于这个月龄婴儿的代乳食品的给法,在本书中"断奶的方法”举有实例,可供您参考。

这个月龄的婴儿可以吃各类点心了,如饼干、蛋糕、布丁等。也有“禁欲派”的母亲认为给婴儿吃点心,婴儿就不吃粥了,所以就一点点心也不给孩子吃,可是我觉得品尝点心的美味,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最好还是给他吃。水果中的绝大部分都可以不切碎、不榨汁,原样给婴儿吃,婴儿也喜欢这样吃。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给2次代乳食品后,都要喂牛奶。此外,再给1次点心和牛奶。母乳则在早晨睡醒时、晚上临睡前、夜里醒来时喂即可。这个时期如果只喂母乳、外加一点米饭的话,会导致营养不良。

有关排便方面的问题,请参阅前1个月的有关内容。从人性的角度看,婴儿的自立能力越强,自我意识也随之增强,所以,有不少以前曾老老实实地蹲便盆的孩子,现在也哭闹打挺不蹲了。

这个月龄的婴儿如果是出生后1次也没发过烧的婴儿,最易发幼儿急疹。从没发过烧的婴儿,第1次发起高热,大人就会被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把书上写的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当看到婴儿被医生注射痛得哭叫时,父母就会认为孩子的病已经不是育儿知识解决得了的,而是属于医生治疗范畴的事情。再加上医生没有从开始就告诉是幼儿急疹,所以父母把注意力全放在高热的问题上了,还想不到是幼儿急疹。但是实际上,知道是幼儿急疹的婴儿父母和不知道是幼儿急疹的婴儿父母,其心情是截然不同的。因而,在有到现在为止从没发过热的婴儿的家庭,就必须要有精神准备。

从11月末到1月末的寒冷的季节里,如果婴儿出现吐奶、腹泻症状,要考虑是不是秋季腹泻。皮肤上出现小的疹子,有时也有水疱疹。这种疹子在这个月龄中也常出现,婴儿不发热,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荨麻疹。?下面的门牙已长出2颗,还有很多孩子到这个月龄上牙也长出来了。给婴儿吃完零食后,选一个婴儿情绪好的时间,用纱布或软一点的牙刷给婴儿清洗一下牙齿。但手要轻,不要让孩子感到害怕。让婴儿脸朝上,母亲用膝盖夹住婴儿的头,是最稳妥、最安全的,边清洗边与婴儿说着话,让婴儿感觉与平时没什么不一样,因为牙齿的数量少,所以很快就能清洗完。要把清洗牙齿作为一种习惯灌输给孩子。到了3—4岁出现虫牙时,让婴儿使用牙刷就困难了。

从10个月到11个月

这个月龄的婴儿终于能够站起来了,这是真正意义上自己能做了的事情。一到了这个月龄,婴儿的自我意识更强了,并且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好恶。看到他非常喜欢的母亲走过来就乐呵呵的,而见到他不喜欢的穿白大衣的医生就哇哇哭,非常地“认生”。

自己喜欢的东西,从很远就伸手要拿,相反不喜欢的东西给他也用手推开。拿着的他喜欢的东西,大人觉得危险想取走,他会气得哭起来。不过婴儿的好恶也进一步受其情绪的支配,如早晨起床情绪不好的婴儿,即他给他他喜欢的东西也不想要,还是抽抽搭搭地哭。中午、晚上婴儿困了要睡觉时,对着他最喜欢的母亲也不见笑脸。对于婴儿的情绪波动,母亲是最了解的了。因此,在平时应该情绪好的时候,婴儿撒娇不听话,母亲就能“诊断”出这是婴儿什么地方不舒服了。对自己孩子身体状况的了解,母亲应该自信比任何人都清楚。

婴儿的运动能力也比上个月有很大的进步。在上个月好不容易才能抓着东西站起来的婴儿,现在能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了。在上个月能扶着东西站起来的婴儿,这时候能从扶着东西走了。发育快递婴儿能松开扶东西的手,自己站一会儿了。移动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有爬行的,有扶着东西走到、有坐着挪的,还有摇摇晃晃走的。大人抓住婴儿的双手,有很多婴儿站着可以两脚交换着迈步。这时候让婴儿练习走步是可以的,但如果父母过于高兴而让婴儿走多了就不好了。

手的功能也更加灵活了。较轻的门能推开了,抽屉也能拉开了。杯子也能倒过来把水倒出来了。还能双手拿玩具敲打,用手指着东西提要求.在有人教的家庭中的婴儿,会表演“摇一下头”、“出一个怪样”、“再见”、“笑一个”等“节目”了。

语言方面,婴儿已多数会说“妈妈”、“爸爸”了。另外,婴儿自己虽然不能说,但是对大人的话已能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如大人说“手”、“眼睛”、“脚”时,就有的婴儿指着自己的手、眼睛、脚。父母在给婴儿做什么的时候,必须要用标准的语言与婴儿说。

与语言教育同等重要的还有身体的锻炼。即使一点也不到室外去锻炼,婴儿的体重也会日益增加,在定期体检时,常被夸奖说发育良好。可是,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身体的功能不锻炼就不会增强。扶着东西可以在室内走,但是皮肤和上呼吸道的黏膜不接触大气,就不能增强其抗病能力,所以应该让婴儿每天在室外呆上3个小时。

睡眠情况因婴儿是不是活动家类型而有所不同。老实的婴儿还是能分别在午前和午后睡1~2个小时。一直在午前午后睡2次的婴儿,到了这个月龄则多半是上午或下午只睡1次了。其中还有睡半个小时或1个小时这样短时间的、每天睡3~4次这种类型的。晚上就寝的时间从8点到10点各有不同,从10个月开始有的婴儿能自己翻身趴着睡了,怎么让他脸朝上睡也不管用,因为这个体位婴儿睡着舒服。早晨婴儿睡醒的时间也各有不同。有6点醒了1次,吃了母乳或牛奶后就又睡过8点的,也有从晚上10点一直睡到早晨8点的。

夜里有因要小便而醒来的孩子,多数婴儿吃点牛奶或母乳就又睡了。其中也有睡得很沉,换尿布也不醒的熟睡型婴儿。总之,不论哪种情况,婴儿在夜里醒来的时候,要使他能快速入睡的方针不变。

在这个月龄中,婴儿除喝牛奶外,代乳食品每天2次和每天3次的各占一半。每天让婴儿吃3次代乳食品,在饮食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就会减少在室外大气中锻炼的时间,这样做就会给婴儿的健康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让婴儿吃1次粥,就要花费30~40分钟的时间,倒不如简单地让婴儿喝点牛奶,用剩下的时间锻炼身体。1儿童碗的粥和1瓶牛奶比较的话,其营养价值还是牛奶的高。不过婴儿不喜欢喝牛奶,而高兴吃粥、面包、米饭,并且用20分钟左右就能吃完的话,那每天喂3次代乳食品也可以,因为这样锻炼的时间就十分充足了。采用每天喂粥、面包、米饭等3次代乳食品,再加上2次牛奶的饮食方法时,副食不给予充足的鸡蛋、鱼和肉末,就会导致动物蛋白质不足。从10个月到11个月的婴儿,还应该每天给3次、每次毫升的牛奶。

婴儿的好恶,还明显地表现在饮食方面。一般食量小的婴儿味觉敏感,而什么东西都能吃得很多的婴儿则不太计较。吃得越少的婴儿,饮食的好恶就越明显。对食量小的婴儿,与饼干、面包等点心相比,他更喜欢吃下酒的虾、海胆、紫菜等小菜,薯类则连看也不看。对这种挑食的婴儿,即使想按照断乳食谱去喂,婴儿对他不喜欢的食物也会用舌头顶出来。尽管在食谱上有浇调味汁的地瓜,如果婴儿喜欢吃撒上海胆的米饭,那最好还是给他米饭吃。婴儿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对婴儿进行排便训练的母亲,也因这个月龄的婴儿明显地表现出的较强的自我意识,而不知如何是好。即便是老实的、以前用便盆小便的婴儿,一到这个月龄,也会有很多厌烦蹲便盆而不往便盆中便的。

这个月龄的婴儿还不能告诉大人要小便。在便器上把他的时候,也会偶尔恰巧碰上婴儿的时间,婴儿就便到便盆里了。如果婴儿是老实孩子的话,母亲一诱导性地说“嘘一”,过一会儿,就会便出来了。但是,好动的婴儿,如果是早晨醒来或午睡醒来时把尿,也有成功的时候,但如果是在正玩着时,从让他躺下打开尿布时起就开始抵抗。在便器上把他时,就会气得直打挺。可以说好动、小便次数多的婴儿,在这个月龄中训练让他使用便器是不可能的。夏季里比较容易让婴儿使用便盆,是因为打开尿布很简单,或是因为婴儿只穿短裤,能很快地蹲在便盆上。

婴儿能告诉小便的时间也因婴儿个性的不同而各不一样,但一般是在满2岁后的春季到夏季之间,这不必着急。并不是婴儿早蹲便盆,早接受训练了,就能早些告诉大人小便。小便的次数少,尿的间隔时间相当长的婴儿,比较容易让他使用便器,因为婴儿没有在便器上长时间哭闹的记忆,所以不讨厌便器。另外,母亲决心不给婴儿用尿布时,便器应用的时间也会快一些。

大便也是一样,还不能告诉大人。便较硬、不使劲就便不出来的婴儿,母亲发现婴儿“使劲”时,再让他蹲便盆完全来得及。母亲会把自己发现了的婴儿“使劲”,认为是婴儿在告诉她要大便而高兴。大便稀软,而不需要什么“努力”就能便出来的婴儿,就会在母亲不知道的情况下排便。所以,这样的婴儿只能在早晨刚一起床或午睡后蹲便盆最易成功,偶尔会便到便器内,而“大便训练”是不可能进行的。

这个月龄的婴儿易患的疾病,寒冷的季节是“秋季腹泻”,对于这种病,如果不了解病程经过的话,就会使婴儿受很多的苦。如果到目前为止,从没发过热的婴儿,突然高热,仍然应考虑是幼儿急疹。以前已患过幼儿急疹的婴儿,出现高热的话,一般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感冒。这种感冒最多两天就能痊愈。

从5月末到7月初,发热一二天后,在口中和舌尖部位可见到有小水疱,或水疱破了而发红的溃疡,这多姓“口腔炎”。得这种病,婴儿会由于疼痛而不吃东西。

由于积痰而胸中常发出呼噜呼噜的痰鸣声的婴儿,大多在这个月龄被诊断为“哮喘”,医院。

有哥哥姐姐上幼儿园的家庭,即便是这个月龄的婴儿也可能传染上麻疹、水痘等。在上下各长出2颗门牙的婴儿,到了这个月龄,会在上面2颗门牙的两侧又长出牙来,这样上面就变成了4颗。在上面的牙暂时还没有出来的婴儿中,有的会跳过上面正中间的2颗门牙,而先从两侧长出2颗牙来。但不久,正中间的2颗牙就会长出来,这样就是上下都4颗牙了。

乳牙共有20颗。从一侧的齿列数的话,是乳切齿l颗、乳犬齿2颗、乳臼齿2颗。出牙的时间因人不同而有些差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一般是乳中切牙6~8个月,乳侧切牙8~12个月,第1乳磨牙12~14个月,乳尖牙15~20个月,第2乳磨牙20~40个月。

从11个月到满1周岁

到了这个月龄,婴儿逐渐懂得了自己周围的人与人的关系。能清楚地分辨出父母与外人,也能分辨出外人中的熟人和陌生人了。婴儿也想积极地参加自己周围人的社会活动。大人也能感受得到婴儿在积极地“模仿大人”,看到母亲用抹布擦餐桌,婴儿就会来到母亲的旁边用手抚桌子,看到父亲星期日用锤子做木工活,婴儿也会用勺子当当地敲桌子。

这个时期的婴儿最高兴的就是到比自己稍大一些的孩子玩的地方去,自己也能成为他们的玩伴。当然,真正玩到一起还做不到,但让自己拿拿他们的玩具、坐一坐他们的木箱汽车、把球传给自己等,这都是婴儿喜欢的事。乘公共汽车和电车时也是一样,对窗外的风景等没有兴趣,只注意身旁的小朋友,伸手去摸或与对方搭话,想与其一起玩。

受到大人的表扬就得意,这种表现越来越强。大人让他“做个笑脸给大家看看”、“出个怪相”时,婴儿高兴的时候当场就做,大人一夸奖他,会现出高兴的样子。一直拿着玩具不放手的婴儿,你把手伸到他的面前说“把那个玩具给我吧”,婴儿也会把玩具递给你。

婴儿也会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靠的是语言。叫他的名字时,会随着喊声转过头,听到“再见”会摆手或点头。这个月龄的婴儿听得懂的话很多,但能说的话到满1岁时也就一两句,一般多为诸如“饭饭”(吃的东西)、“笛笛”(汽车)、“汪汪”(狗)、“扔”(扔东西)、“不”(禁止)、“包”(面包)等婴儿语言。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中,婴儿最早会说的话是“不”、“痛”,由此可见生存竞争是激烈的。不过,也有不少的婴儿能听得懂很多话,已满1岁了却还是一句话也不说。当然,说话早的孩子也不一定智商就高,所以,当婴儿满1岁了还不会说话时,大人也不用着急。

母亲很能干,干活时不说话,给婴儿穿衣服、喂饭、洗澡都是默默地做时,婴儿就没有机会学说话。不经常用准确的语言与孩子说话是不行的,一般的母亲都会出于对孩子的爱,而不知不觉与孩子说话。

婴儿身体方面的运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强。一般的婴儿在这个时期都能扶着东西迈步了。大人拉着婴儿的一只手或双手,就能慢慢地迈步。走得早的婴儿能撒手摇摇晃晃地走。开始的时候常可见到右边的腿呈罗圈腿,或左边的腿有点拖拽着似的,两条腿的运动有些不同,但这不用担心。也有的婴儿下个月就满1周岁了,还是既不会爬也不会扶东西站着,这种情况只要婴儿能自己坐着,其他方面的发育也正常的话,到1岁半就能会走了。

婴儿的手也逐渐灵巧起来了,能打开瓶盖、拔电线插头、拧煤气开关等,所以一时也不能疏忽了。

婴儿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见到楼梯就往上爬,常可见到不太会走的婴儿居然能爬到2楼上去。有箱子就会钻进去。拿到塑料袋就往头上套。如果你忘了收墨水瓶,他就会开得到处都是墨水。看到热水瓶,就会把水弄洒。看到婴儿做这些危险的小情,母亲必须斥责孩子。斥责婴儿好吗?不用说答案是肯定的,危险的事情必须禁止。但是,这时的批评并不是道德教育,在这个时期记住被批评的事,不会认为是不好的事情。防止婴儿发生烫伤、坠落等事故,是父母的责任。在婴儿开始做危险的事情时,母亲说一声“不行”,造成一种能中止婴儿行动的条件反射,是这个时期斥责孩子的意义所在。

必须用简单、明了、总是同样的口气来制止婴儿说“不行”。说了“不行”,婴儿就停止危险动作了的话,就要及时地夸奖他,这一点更有必要。听从了大人的警告就会被表扬,这件事本身就是对婴儿的教育。

睡眠方面,活动家类型的婴儿,这时白天就只睡1次了,睡觉的时间也各有不同。早晨起得早的婴儿有在午前睡的,但多数还是在午后睡二三个小时。性情比较温和的婴儿则分别在午前和午后各睡2个小时。

有的孩子睁开眼睛就高高兴兴地起床,也有的孩子起床后要闹二三十分钟,这种情况在这个月龄中还继续着。也有的孩子困了,不嘟嘟囔囔地说一会儿就不睡。

睡眠一般是在晚上9点到早晨7点,但现在晚上过10点还不睡的夜猫子型的婴儿增多了,这样的孩子早晨睡早觉是理所当然的了。

多数孩子都是母亲临睡的时候给换1次尿布,如果尿布还没湿,就把1次尿,夜里再换1次尿布。但是,半夜12点尿1次,一直到第2天早晨的婴儿逐渐增多了。当然,原本小便的次数就多,母亲又很在意尿布,夜里换3次尿布的婴儿也是有的。还有的母亲认为,夜里换尿布把孩子弄醒了,莫如让孩子安静地睡,所以12点后就不给婴儿换尿布了,这样婴儿夜里尿几次就不知道了,只要屁股不糜烂,第2天早晨再换也可以。当然婴儿也各有不同,有的婴儿,尿布一湿就感觉不舒服而哭闹。这些都是婴儿的天性,与训练没有关系。

饮食方面的个人差异也比以前大了。婴儿到了这个月龄,一般都是上下共长4颗牙,不再喜欢吃粥而吃米饭了。当然也有不喜欢吃米饭的婴儿。一般来说4个月以后1次喝毫升以上牛奶的婴儿,到了这个月龄很喜欢吃米饭。

一直都食量很小的孩子,多数1次能吃儿童碗的1/2或1/3,这样的孩子也不怎么吃副食品,而给他茶泡饭他吃。有的断乳食谱写着,1岁的婴儿米饭每天3次,每次克,但1次能吃那么多的婴儿,可不是一般的大肚汉。并不是说婴儿满1岁了,就必须要施行以米饭为主,牛奶、奶粉等为辅的饮食结构,不喂粥而喂米饭,是因为不用特意做婴儿吃的食物,能与父母一起吃,这样一来做饭就简单了。饮食方面只要能保证营养,就尽量简单些,人类这种将时间用在生活乐趣上的生活方式,婴儿也必须做到。对不喜欢吃米饭的婴儿,要在副食方面给予充分的动物性蛋白(鱼、鸡蛋、牛肉、猪肉、鸡肉)。如果这些东西还是不吃,也可以继续像以前一样喂牛奶。

吃饭每天用不上3个小时,但在运动、玩、室外锻炼方面就要多花一些时间。战前因与婆婆一起住,母亲带孩子到外面玩3个小时,就会被指责为贪玩的媳妇,所以母亲的工作就集中在按代乳食谱做婴儿的食物。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只有夫妇二人,就不必遵守那种封建的习俗了。

加餐也因婴儿的个性不同,其喜好也不一样。总的来说,食量小的婴儿,喜欢吃带咸味的食物,食量大的婴儿则饼干、蛋糕等什么都喜欢吃。

这个时期婴儿的大便次数也因人而异,有隔天1次的,有每天1次的,还有每天2次的,各种各样。要大便时发出的“嗯嗯”声,并不是婴儿在通知母亲他要大便,只是母亲认为使劲是婴儿在告诉她要大便。

小便这时也不会告诉大人。勤快、喜欢干净的母亲,隔1小时、有时隔40分钟就把1次尿,这样每天也就洗1~2组尿布。但是能做到这一点,不仅仅要母亲勤快,还需要婴儿的配合,哭闹着不肯用便盆的婴儿就做不到。大部分的母亲,是让孩子在午睡后、饭后、洗澡前、晚上临睡前等情绪好的时间蹲便盆。但当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蹲便盆,或者即使蹲也强烈地抵抗时,就不要勉强婴儿用便盆小便了。

出生后1次也没有发过热的孩子,在这个月中突然高热,大人也许会害怕,这时首先应该考虑是幼儿急疹。婴儿满1周岁后,并不是就不得幼儿急疹了,而是明显减少了。如果从11月末到次年的1月末,正好是11个月的婴儿,突然发生腹泻和呕吐,也许是得了“秋季腹泻”了。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费用


转载注明  http://www.jsqch.com/jbzd/234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急性支气管炎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