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宝宝面临的八大疾病妈咪知多少

时间:2016-12-19来源:疾病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又到了忽冷忽热的季节,由于孩子体温调节中枢和循环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调节体内和体外温度的突然变化,很容易患上各种不适。今天,我们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秋季宝贝护养的一些小知识,希望对家长们有帮助。

一、流感

秋季是流感病毒多发季节,宝宝身体抵抗力低下,是流感病毒重点侵袭对象。秋季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冷暖交替季节易发生。流感潜伏期短,一般为1-2天,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流涕、四肢酸痛等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肺炎等。

妈妈职责

1.流感疫苗接种。宝宝接受小儿流感疫苗是增强对病毒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2.掌握灵活的穿衣方式。秋季早晚温度变化明显,妈妈们要根据天气变化为宝宝增减衣物。

3.适量的室外运动。宝宝室外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宝宝身体抵抗力,也能够呼吸新鲜空气,加速身体新陈代谢。

4.室内环境保护。室内空气缓慢,大量流感病毒积存在室内,定期消毒可以及时杀灭病毒,消除宝宝流感隐患。

5.饮食调理。6个月以下的宝宝最好母乳喂养;年纪稍大的宝宝饮食可以多样化,蔬菜、水果、牛奶等需要全面摄入;在宝宝喂食间隔期间可以喂宝宝一些白开水。

6.保质保量的睡眠。宝宝睡眠充足也是提高流感病毒免疫力的方法之一,妈妈们需要为宝宝营造一个安静、温暖而又空气流通的舒适睡眠环境。

就医指征

当宝宝出现以下任何症状:体温已经超过38.5℃;宝宝面色苍白,流汗不止;呼吸困难,喘鸣声增高;或出现其他疾病症状时妈妈医院进行治疗。

妈妈该怎么做?

注意休息:宝宝年龄越小,越需休息及护理

合理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环境适宜: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

多饮水,多出汗:水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可以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体温。

二、呼吸道感染

秋天气候变化大,尤其在季节更替时,气温变化大,昼热夜凉,宝宝活动量大,呼吸道粘膜不断受到冷暖空气的刺激,抵抗力减弱,早晚受凉极易使宝宝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病情加重时还会导致肺部感染。

妈妈可以怎么做?

俗话说“春捂秋冻”,季节转换时家长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宝宝衣服,小婴儿尤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但不要过早、过多添加衣物;让宝宝多喝温白开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预防感冒;加强户外活动,耐寒锻炼从秋始,适当的有氧锻炼可使宝宝逐渐适应温差,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当宝宝活动后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更不要站在风中换衣服。

(1)气管炎

支气管炎通常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所致。秋季天气复杂多变,如果宝宝体温变化过快,吸入烟尘、花粉、羊毛等刺激性物质都可能引起宝宝支气管感染。

妈妈职责

1.保证宝宝充分的休息,宝宝年龄越小,需要的休息时间也就越长,待宝宝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活动能力。

2.调节宝宝饮食,刺激性食物会加重宝宝气管炎症状。应该为宝宝多提供一些清淡的食物。

3.妈妈们需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安静、空气的清新。妈妈们要经常打开门窗,增强室内空气的流动;保持室内一定湿度、温度,居室内不能过湿或过于干燥;要经常为室内进行消毒,严防室内污染,严禁在室内吸烟。

就医指征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易疲倦症状,体温发热过高,出现持续性咳嗽,喘憋现象明显等情况时,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2)哮喘

秋天特别干燥,早晚温差大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的常见过敏原为花粉、灰尘、鱼、虾、海鲜、牛奶、油漆、以及药物如头孢、青霉素等。此外气候变化或情绪变化能诱发哮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是引发哮喘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宝宝晨起时或运动后咳喘明显,病情加重时会出现气急、口唇发紫及鼻翼扇动现象。

妈妈职责

要避免宝宝与过敏原的接触,如花粉、烟雾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使用羽绒衣被,避免灰尘飞扬。避免使宝宝疲劳过度,淋雨受凉或精神方面的刺激。鼓励宝宝适当户外活动,通过锻炼增强体质,以达到预防哮喘的效果。

就医指征

如果一旦发生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过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三、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就是最容易在秋天发生的腹泻,小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初期1至2日内即排出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便,黏液少,很少腥臭味。宝宝在入秋以后腹泻发病率开始频繁,因此,爸爸妈妈可不能有任何松懈。

妈妈职责

宝宝发生腹泻之后,不能立刻喂抗菌素消炎,因为对于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而言,服用抗菌素不但丝毫没有效果,更可能造成宝宝肠道菌群紊乱,引发更严重的腹泻。所以,在宝宝刚开始腹泻这段时间,不用着急,只需做好宝宝的日常饮食喂养和口服补液的工作,通常都不会发生太大问题。母乳喂养的宝宝仍可以喂母乳;非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可食用去乳糖类奶粉,或1/2稀释的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进食稀粥或面片等易消化食物。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口服补液(盐水)的应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妈妈一定要做到有耐心,每6~8分钟一次,用汤匙喂10毫升~20毫升,帮助宝宝缓解脱水的痛苦。

就医指征

当宝宝出现口唇干燥、面色发灰、尿量减少及皮肤失去弹性等现象时,医院诊治。一旦宝宝对口服补液抗拒,或腹泻程度加重,医院接受治疗。

妈妈该怎么做?

补水——宝宝腹泻容易出现脱水现象。妈妈可以给患儿饮葡萄糖盐水,1升水里加葡萄糖3汤匙(约50克)、盐半茶匙(约2克)。也可以用普通白糖代替。。

饮食——要调节好患儿的饮食。病情轻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励其进食。患儿营养好转后,可逐步恢复饮食,进食必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切不可操之过急。

保暖——妈妈尤其要注意患儿腹部保暖。秋季气候渐渐转凉,父母可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也可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其疼痛。

护臀——还应保护好患儿的臂部。因便次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黏膜必定有损伤,患儿便后要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交叉感染。

四、手足口病

秋季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的增加,宝宝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传染病,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妈妈可以怎么做?

让宝宝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减少宝宝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广场、公交车由于空气十分混浊,病毒密度过大,宝宝很容易被传染肠道病毒。

五、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秋季蚊虫肆虐,疟疾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宝宝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成为疟疾主要危及人群。

妈妈职责

1.在旅游时,妈妈们要使自己的宝宝远离病症区,防止被传染。

2.在家里时,妈妈们需要定期对蚊虫进行综合治理,及时消灭蚊虫及其幼虫。

3.在户外活动时,需要给宝宝身体暴露的部分涂抹驱避剂,防止被蚊虫叮咬。妈妈们需要注意宝宝饮食及个人卫生,尽量减少宝宝接触病菌的可能性。

就医指征

如果宝宝出现如皮肤变黄、嗜睡、癫痫或是肢端皮肤异常苍白等症状,医院进行治疗。

六、鼻炎

鼻腔黏膜和粘膜下组织发生的炎症俗称鼻炎。秋季气温变化较大,秋季风沙也会增加空气中粉尘量,宝宝身体抵抗力偏弱,这些都容易造成宝宝鼻炎。

妈妈职责

宝宝发生鼻炎症状时,妈妈们要经常给宝宝擦拭鼻涕,避免鼻涕影响宝宝呼吸。妈妈们要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新流动。鼻炎很多情况下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平时需要加强宝宝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就医指征

妈妈们一旦发现宝宝出现鼻炎症状,医院进行专业的治疗。

七、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也是宝宝在秋季容易患上的疾病,宝宝因为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会使肾脏免疫损伤,出现急性肾炎。

妈妈职责

1.要帮助宝宝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2.要注意宝宝的皮肤卫生,给宝宝勤换衣、勤洗澡,还要防止宝宝被蚊虫叮咬以及皮肤感染。

3.对于反复发作扁桃体炎的宝宝,可考虑进行扁桃体摘除术。

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

八、过敏性皮炎

秋季空气中含有的动物皮屑、各种花粉、灰尘量大大增加,宝宝对过敏抵抗力还很弱,很容易发生过敏性皮炎。

妈妈职责

秋季过敏性皮炎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杂物引起的,因此日常预防对避免宝宝过敏性皮炎有重大意义。

1.室内环境控制:秋季宝宝在室内的时间逐渐增加,防止尘螨和霉菌显得更加重要。每周需要用70℃以上热水清洗各种寝具的外套;避免使用地毯、填充式家具,给宝宝玩填充式玩具。

2.室内湿度:严格控制在50%以下。

3.避免有毛动物的饲养:秋季动物的毛发与排泄物会严重污染室内空气,使宝宝患过敏性皮炎增加。

4.卫生清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清理卫生死角,尤其是高温潮湿地点;定期杀毒,减少室内蟑螂繁殖。

5.减少过敏性食物:在秋季尽量减少容易引发宝宝过敏症状的食物。

就医指征

如果宝宝皮肤脱皮症状非常的明显,瘙痒症状难以有效抑制,医院进行治疗。

娇嫩的宝宝在秋季如何科学呵护?

1.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在疾病流行的高峰期,尽可能减少带宝宝出入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的地方,以减少接触感染源的机会。

2.及时为宝宝增减衣物。

3.多饮水,若能饮白开水更好。

4.做好预防接种。秋季可服用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以减少秋季腹泻的发生。

5.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保持宝宝鼻腔、口腔以及全身皮肤的清洁,尤其是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保持宝宝手的清洁。

6.保持室内环境和空气的清洁。每天要定期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

7.保证生活规律和充足的睡眠。宝宝每天的主要生活内容包括饮食、游戏、排便和睡眠,若能安排得井然有序,可有效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8.适度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至少要保证宝宝有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对小婴儿,可每天坚持做抚触和被动体操。稍大一些的宝宝,尤其是4岁以上的孩子,可从夏季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游泳锻炼,因为游泳是提高人体免疫力一项最为理想的运动。

9.合理膳食。在为宝宝提供膳食时,应尽可能做到品种多样、比例适当、定时定量、调配得当。包括保证宝宝每天有足够的蛋白质、适量的脂肪、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10.创造温馨环境。为宝宝创造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对于增强宝宝的机体免疫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本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去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卡邦儿童之家

(0-6岁国际专业蒙氏教育)

我们尊重每个儿童的天性!

我们营造优越的教学环境!

我们尊重儿童,关爱儿童,

我们做到以儿童为中心,

致力于让儿童拥有健康

温馨的校园生活!

读早教,选卡邦

启蒙教育第一站

扫一扫,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得好


转载注明  http://www.jsqch.com/jbzd/232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急性支气管炎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