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中医预防和养护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前多先有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然后出现咳嗽、咯痰,一般持续2~3周;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较轻,多于数天内消失,常常伴有发热的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病起于外邪侵袭肺表,导致肺失宣肃,风寒、风热、风燥均可致病。治疗应以宣肺散邪为主,根据病邪不同,又有祛风散寒、宣肺止咳,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疏风清热、润燥止咳等不同治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一、发病前预防
1.药物预防
容易发生感冒或气管炎的人群,可在多发季节、气候变化时节,用黄芪15克,加红枣10枚,煎水代茶服用,可补益肺气、卫气,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亦可注射胸腺素、乌体林斯、斯奇康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按摩
坚持进行简易按摩,也可以起到增强正气的作用,并帮助机体在受到少量邪气侵袭但还没有导致疾病形成的时候,祛邪外出,预防疾病的发生。常用方法有以下3种。
①按摩大鱼际:大鱼际在手掌正面的拇指根部至手掌根部,其手背和手心交界处为肺经分布之处,以双手大鱼际互相反复摩擦,每次5分钟,每日1~2次,可促进肺经经气运行,防治外邪袭肺。
②按摩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唇沟止于鼻翼处,为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主治鼻部病症;以拇指外侧按压该穴位,轻轻揉1~3分钟,每日2次。
③按摩风池穴: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阳维经的交会穴,位于头后部的颈肌两旁凹窝中,以双手拇指按摩,可起到益气壮阳的作用,每次30~60下,每日2~3次。
3.运动锻炼
加强身体锻炼,既能改善心肺功能,又可调节精神状态,帮助人体增强抗病能力。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及喜好,选择步行、慢跑、游泳、打太极拳、跳舞等有氧运动项目;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次以上。贵在坚持,持之以恒,方能收效。
4.生活调养
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位于颈部正中、两锁骨中间的天突穴和上背部要注意保暖,可系围巾,或穿背心、马甲等;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宜过低,冬季开空调的房间应注意保持湿度,空气不宜过于干燥。
5.积极预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做好保护工作,防止有害气体、酸雾和粉尘的外袭,是预防支气管炎的有效措施。
6.佩戴香囊以避病邪
吴茱萸、艾叶、苍术、藿香、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的香囊,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亦有防避邪气的作用。但孕妇慎用。
二、发病后养护
1.生活调理
发病后注意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当通风换气,避免再次受凉;服用中药后,可能出汗,这时尤应注意保暖、避风,还可以喝热粥,帮助出汗散寒。另外,风寒咳嗽、凉燥咳嗽的患者应忌食生冷食物,风热咳嗽、温燥咳嗽患者可能口咽干渴,喜欢喝凉水,但亦不宜过食寒凉,以防水饮内停,反而使得咳嗽难以痊愈。同时,最好不用吃海鲜、虾、蟹等发物,避免摄入异性蛋白导致咳嗽加重。
2.简易药物治疗
一般咳嗽,可用枇杷叶(用纱布包裹)10克,杏仁10克,冰糖6克,水煎服,每日2次。风寒咳嗽,可用荆芥10克,防风10克,杏仁10克,苏叶10克,水煎服;风热咳嗽,可用黄芩10克,全瓜蒌30克,鱼腥草30克,水煎服,每日2次;温燥咳嗽,可用桑叶20克,枇杷叶10克,麦冬10克,水煎服,每日2次;凉燥咳嗽,桑叶20克,杏仁10克,象贝母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常用的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颗粒等,用于风寒咳嗽;莲花清瘟胶囊、急支糖浆、羚羊清肺丸等,用于风热咳嗽热较重者;蛇胆川贝液、金荞麦片等,用于风热痰多者;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丸等,用于燥热咳嗽伤阴明显者。
3.食疗养生方
《黄帝内经》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本病属于表证的范畴,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多吃辛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涩之物,如柿子、山楂等。
下面小编还为大家推荐几个食疗菜谱,养生又健康~
(1)苏叶葱白粥
苏叶15克,葱白6段,生姜5片,粳米克,红糖适量。将先将粳米煮粥,放入苏叶、葱白和生姜,再煎煮约20分钟。每日分3~4次服。适用于风寒咳嗽者。
(2)银花饮
银花15克,生甘草9克,芦根15克,冰糖适量。将3味同煮,武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即可。每日分3~4次服。适用于风热咳嗽者。
(3)川贝杏仁汁
川贝6克,杏仁9克,冰糖适量。将贝母洗净,杏仁去皮洗净,武火烧沸后,放入冰糖,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即成。每日分3~4次服。适用于痰热咳嗽、痰黏难出者。
附子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家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上一篇文章: 慢性支气管炎早做检查就能救命,这些检查方
- 下一篇文章: 支气管炎的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