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随手练内科学2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温馨提醒:
考研网上报名时间: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考研初试时间: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6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过医考找银成”不是广告,是口碑!银成医考客户服务,
银成医考课程预告年国家临床医师资格考试基础导学班(执业、助理通用)即将于10月中旬出版发行
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冲刺班课程即将发行
银成医考已发布课程考研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强化训练班全套课程已发布
N.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是
A.静脉注射氨茶碱
B.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
C.雾化吸入沙丁胺醇
D.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
N.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缓解药物不包括
A.速效吸入的β2受体激动荆
B.短效茶碱
C.白三烯调节剂
D.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考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分析:
(1)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脱离变应原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2)平喘治疗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以下两类:
①缓解性药物也称解痉平喘药,应按需使用,可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这类药物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吸人型抗胆碱药(SAMA)、短效茶碱类药、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②控制性药物需长期使用,主要用于气道慢性炎症,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也称抗炎药。这类药物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白三烯调节剂、长效受体激动剂(IABA、不单独使用)、茶碱缓释剂、色甘酸钠、釅替酚等。Ca2+
代表药物
作用机制
注意事项
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cAMP↑、游离Ca2+↓、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控制急性发作的首选药
长期应用反应性降低
茶碱类
氨茶碱
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cAMP含量
拮抗腺苷受体
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强呼吸肌的收缩
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
主要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心血管系统症状
偶可兴奋呼吸中枢
抗胆碱药
异丙托溴铵
噻托溴铵
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降低迷走神经张力
SAMA(异丙托溴铵)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LAMA(噻托溴铵)用于哮喘合并COPD的长期治疗
抗炎药类
糖皮质激素
抑制噬酸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在气道的聚集、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反应性等,有效抑制气道炎症
最有效的药物
长期应用副作用严重
可吸入、口服、静脉用药
色甘酸钠
部分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用于预防发作
LT调节剂
通过调节LT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常用药物为扎鲁司特
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
酮替酚
抑制组胺和慢反应物质释放
对轻症、季节性哮喘有效
No65.C(详解见《年贺银成考研西医综合历年真题精析》21页)
No64.C(详解见《年贺银成考研西医综合历年真题精析》50页)
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最有效的药物是
A.特布他林
B.酮替酚
C.氨茶碱
D.糖皮质激素
答案及解析见明天的“考研随手练”!
昨天模拟试题
男性,58岁。反复咳嗽、咳痰15年,心悸、气急3年。体检: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肺底部有湿啰音,剑突下心脏搏动明显,三尖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备亢进。
1.该病例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支气管炎(慢支)
B.慢阻肺(COPD)
C.COPD+肺心病
D.肺气肿+冠心病
2.该患者呼吸功能检查结果最可能的是
A.VC正常、FEV1%正常、RV/TLC40%
B.VC降低、FEV1%正常、RV/TLC40%
C.VC降低、FEV1%降低、RV/TLC40%
D.VC降低、FEV1%增加、RV/TLC40%
答案及解析:1.C2.D
①本例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说明有肺动脉高压;剑突下心脏搏动明显,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说明有右心室肥大,因此诊断为“肺心病”。由于“反复咳嗽、咳痰15年”很容易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②COPD的呼吸功能检查结果常表现为:肺活量(VC)减低、第一秒用力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降低、残气量/肺总量(RV/TLC)40%。
特别感谢
银成医考陈老师整理编辑
※特别推荐※
年临床类医师资格考试基础导学班(执业、助理通用)即将于10月中旬出版发行,明年考执业医师的朋友可以提前预定了,现在预定还有少量的免费图书可以拿哦!
由知名医学考试辅导专家贺银成老师投资创办的医学考试辅导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医学考试辅导图书出版发行和医学考试培训辅导,除在医学考研方面被历届考生奉为考研不二之选外,五年时间还成功帮助数十万考生顺利圆梦医师。
yixueks27-
- 上一篇文章: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防治方法
- 下一篇文章: 教你学会从咳嗽声判断宝宝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