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琴键上流过听钢琴协奏曲黄河

时间:2023-1-24来源:音乐舞蹈资源 作者:佚名 点击: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0655.html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我在网络上搜索歌曲,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我的眼帘,钢琴协奏曲《黄河》。啊,终于找到了,找到我心中的黄河,找到记忆中的伟大的旋律。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记得最初听到这首歌是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当气势磅礴的合唱响起时,我们的激情得到高涨,我们也跟着大喊,“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场内的观众惊奇地望着我们,以为我们疯了。

不知是谁最先找到歌谱,全班开始传抄,我们那原本抄满《刘三姐》爱情歌曲的歌本,也有了雄壮的激昂的旋律。曾经沉浸在“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的缠绵中的我们突然爱上了激动人心的红色歌曲。老师也很高兴,她非常怕我们早恋,连《青春之歌》都不让我们阅读,不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看《东方红》那一年,我们的课本选择了《青春之歌》中的一章。而电影《青春之歌》也解禁。

于是,刚被《青春之歌》点燃的激情再度让《保卫黄河》激起。第二年,读高中,学校举行“一二九”纪念活动,我们选择了这首激昂的歌曲《保卫黄河》,没想到许多班和我们选择一样,于是,“风在吼,马在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歌声此起彼伏,每个年轻的脸庞都充满激情,每一个声音都带着黄河的怒涛,黄河的呐喊。虽然当时是八十年代,然而,那首歌曲却让人我们的心穿越到三四十年代那风起云涌的岁月。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这是《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开篇朗诵中的第一句,这首歌的歌词被先入中师语文教材,“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读到这样的诗句,我感叹了,曾经读过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后来,再大一点,又背诵过李白的《将尽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今,读到这首《黄河颂》,心中由然升起崇敬之情。

可是,我不知这首歌是怎么唱的,语文老师自然不可能演唱。于是,我和同伴们找到音乐老师,恰好,他有磁带,于是让我们听这首歌,当深沉的男中音响起时,我们都屏气凝神,聆听着诗人对黄河的赞美,此时,黄河似乎在我们心中流过,这是一种民族精神,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怀。

我开始在图书馆查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然而,那时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却那样稀少,只知道它的作词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作曲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还有这部大合唱产生的时代背景,不过,这是我早知道的,在当时,我惊奇冼这个少见的姓,更惊叹星海这个浪漫的名字。望着这些我早已经知道的资料,我叹息,因为已经有一部描写音乐家聂耳的电影,但却没有写冼星海的电影,我们更无法知道他当时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情景。

我再次找到音乐老师,想从他那儿了解更多,可是,《黄河大合唱》不是音乐教材上的内容,音乐老师要赶进度,哪儿有那么多时间用在《黄河大合唱》上边呢。不过,他也让我们完整的欣赏了这部大合唱。

黄河的澎湃,黄河的大气磅礴,黄河的壮美,黄河的五千年的苦难,黄河的怒吼黄河的精神,黄河的力量,都在这部大合唱中得到展示。《黄河颂》的庄严,《黄河怨》的悲愤,《黄水谣》的哀伤,《河边对唱》的诙谐,更有《黄河船夫曲》的力量,《保卫黄河》的雄壮,《怒吼吧,黄河》的磅礴。我没有到过黄河,但感受到黄河的伟大,让我更想到黄河去看一看。

我看到过几张历史照片记录下的作曲家创作那部大合唱的瞬间,一张是作曲家在昏暗的窑洞里边写曲子的情景,一张是作曲家冼星海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指挥合唱排练的情景。两个情景都让人感动。在延安,就在那架很旧的钢琴上,作曲家挥洒着黄河的洒脱,掀起黄河的巨浪,澎湃着黄河的激情,旋律如黄河之水喷涌而出,诗人在草稿纸上写着,在钢琴上弹着,从深夜直到黎明,这首气势磅礴的不朽之作横空出世。

而那张排练的照片记载了作曲家指挥排练的时刻,上边的合唱队员也许仅仅两三百人,和现在在大型合唱队的人数都比不起,声音可能也单薄,可是他们却将这历史的声音飞越青纱帐,从延安传到陕北,传遍华北平原传到全国各地。无论是在抗日前线还是在抗战大后方,到处都激昂的响彻这雄壮的声音,就算在日寇铁蹄下的敌占区,也有黄河的声音悄悄地流过,流进人们的心田。这雄壮的声音激起中华儿女抗战决心,不分党派,不分地区,不论军队,所有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都把一个坚定的信念种在心底,“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这声音从战火纷飞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传唱到今天阳光明媚的日子,传到世界许多地方。因为黄河,因为民族精神,这部大合唱成为中国百年音乐经典,也是世界百年音乐中不可忽视的作品。

在创作完《黄河大合唱》不久,积劳成疾的音乐家冼星海到苏联去养病,但却病故在异国他乡,长眠在伏尔加河流过的那片土地,在诞生过柴科夫基的白桦林里。他没有看到中国抗战的胜利,没有看到世界反法西斯战斗的最后胜利,没有看到新中国成立就与世长辞。

当然,他不会想到,在他与世长辞近三十年的时光,另一位音乐家用钢琴与他对话,让钢琴这个西洋乐器中的王子流淌出黄河的声音,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冼海复活了。



转载注明  http://www.jsqch.com/jbys/1333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音乐舞蹈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