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堵塞小解

时间:2021-4-17来源:疾病饮食 作者:佚名 点击:

支气管堵塞症,可以说是养鸡人每年冬春季节的一个棘手问题。这个病症,目前对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蛋鸡群均易感,白羽肉鸡以15-35日龄的发病率最高。这给养殖者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支堵原因分析

1生理特性家禽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气囊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鸡体的天然通道,从鼻孔一直到气囊到气质骨,与全身相连,禽类的胸腔和腹腔没有横隔膜,胸、腹腔相通。这种特殊的结构,既有利于鸡进行呼吸活动,也有利于贮存气体和进行气体交换,但这种特殊的结构也为病原体感染呼吸系统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2环境因素

寒冷应激:当温度低于机体正常要求时,冷空气可剌激呼吸道黏膜及肺部组织,使局部血管收缩,循环障碍,造成局部营养不足,引起纤毛上皮活动减弱停止,溶菌酶分泌减少,局部粘膜抗体减少。结果是:使机体的屏障机能受到破坏,呼吸系统抗感染的能力随之降低。

湿度问题:湿度过低,湿度小于30%,空气干燥,粉尘多(细羽、尘土、粉料等),经吸气随空气进入呼吸系统,长期在呼吸道中可出现微粒积聚,经呼吸道分泌腺粘附,过多时造成阻塞,呼吸不畅,如微生物附着数量多,也易造成呼吸感染。

有害气体:鸡舍中有害气体氨浓度大于20mg/m3、硫化氢浓度大于15mg/m3时,这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以及造成纤毛脱落致使呼吸道天然屏障功能下降;当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mg/m3时,就会影响呼吸道内的气体交换,引起肺动脉高压,从而造成肺损伤及呼吸系统感染。

养殖预防措施

1、改善环境条件

在家禽养殖生产过程中,结合实际饲养环境情况,严格按照温度、湿度、通风、通风标准予以管理,给鸡群一个舒适的健康的生长环境。有证据表明环境因素在引起呼吸道疾病,病原间的相互作用中有明显的影响,已研究的环境因素有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灰尘。饲养在氨气浓度20mg/m3以上的环境中,鸡群气管黏液分泌增多、纤毛表面粗糙、其黏膜纤毛运动退化,气囊、肝脏、和肺脏对大肠杆菌的消除率下降,如发生大肠杆菌病那么鸡群对传染性支气管炎及H9的易感性增强。由此可见环境对鸡群的重要性。

2、加强生物安全

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是保证鸡群健康的有效手段,实验及理论证明在传染性支气管炎、H9高发区第一阶段从10日龄至18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滴度在14日龄左右是一生中最低阶段),第二阶段从22日龄至35日龄(21日龄左右为新城疫、H9抗体水平最低阶段)。消毒(降低鸡舍中单位体积病原体的含量),可有效控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及H9发病率同时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兽疫链球菌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养殖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做好人员进出场区及进出栋舍的管理,养殖期间建议每周对场区进行消毒,正常鸡群每周带鸡消毒2次,发病期间每天带鸡消毒1次。

3、优化免疫程序

根据家禽养殖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种抗体的消张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尽最大努力使IB、H9的防御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以保证鸡群安全度过这些相应的抗体低谷期,使鸡群健康生长。4、4、临床防治方案:凉血口服液(特效治疗病毒性疾病)+强力霉素+呼必清(主要用于肺部消炎化痰)+支堵康口服液,连用5天,效果绝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jsqch.com/jbys/1046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急性支气管炎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