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这5个方面,你需要了解

时间:2021-3-27来源:疾病饮食 作者:佚名 点击: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怎样做好预防?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一、预防感冒,防止疾病发作或复发。

某些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感染引起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或复发的重要诱因。因此,预防感冒能明显减少或减轻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

1预防感冒措施

有几种如在感冒流行期间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房间用醋熏蒸、平时多食大蒜这类食物,还可坚持冷水洗脸、练太极拳或保健按摩等。

二、避免支气管刺激因素。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反应性增高,对外界各种理化刺激(如冷空气、烟尘及有害气体)特别敏感。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常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剧烈咳嗽、喘息以及呼吸功能减弱及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1烟雾刺激

尤其当患有支气管炎后继续吸烟,常可加重对支气管的刺激。国内相关调查证明,吸烟人群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率比不吸烟人群高2-4倍,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因此,必须强调戒烟。

2寒凉空气刺激

是呼吸道的重要刺激因素。据观察,在气候寒凉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内变性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增多。因此,该类患者应避免寒凉刺激,冬天多穿衣服,保暖甚为重要。

3工业粉尘及有毒气体

据上海、沈阳等地的调查表明,接触工业粉尘和有毒气体的工人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率远比无此接触史者高。在大气污染源一定半径范围内污染区的居民患病的概率也较非污染区的居民高。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选择空气清新、无大气污染的环境生活。

4其他过敏原刺激

此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尤其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吸入某些物质后,可引起急性发作,这些物质称为过敏原,如花粉、棉尘、羊毛、粉尘、细菌、真菌、虫类毒素、某些食物(乳、蛋、鱼、虾等)、化学物质、气体或药物等。

因此,这类患者应尽早找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过敏原,以防止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

三、减轻呼吸道阻塞。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痰液分泌增多时,易引起呼吸道阻塞,应鼓励患者咳出痰液。

1正确的咳嗽方法

先深吸气,然后关闭喉头,使胸腔内负压维持一会(约1秒钟),再收缩腹肌做咳嗽动作同时将喉头打开,即可使痰液随喷出气流排出。

如患者痰液较黏稠而难以咳出,则可大量饮水,使痰液变稀而易于咳出。但饮水最好在上午,下午少饮些,晚上不饮,以避免夜尿过多。

如痰液量较多,则可进行体位引流,一般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枕放于季肋下,呈嘴低胸高状,引流时间约20-30分钟,每天2-4次。引流时,可做胸壁按摩,以助排痰。

2胸壁按摩方法

手握成杯状,叩击胸壁数次,然后用手掌按在病灶相应体表部位,于呼气时采用震颤法,重复3-5次即可。

引流后,患者可改为仰卧或俯卧,进行深呼吸和咳嗽,使痰液最大限度地排出。

四、控制呼吸道感染。

炎症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刺激因素,在预防感冒以减少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对已发作的支气管炎应及时控制。

对病毒类炎症(如支原体感染),可采用清热、解毒、补肺、化痰中药治疗。

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繁多,但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内因之一。国内许多研究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发生率达40%-60%,甚至达80%。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比单纯型更高些,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尤其在急性发作期。此外,患者的抑郁或悲观情绪可加剧病情。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康复有积极作用。

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jsqch.com/jbys/1014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急性支气管炎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