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西医科提示您三伏贴来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气温一天天在升高这也预示着我们一年中最热、最闷、最潮的时候马上就要到来了面对这闷热的三伏天先别愁成苦瓜脸冬天问题,现在调理正合适哦!
科普1
什么是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此时“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旺盛混杂,正是养生好时机!
科普2
什么是“冬病夏调”?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夏天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此时全年气温最高,采用温热助阳的成分进行调理,取同气相求的机理,使体内阳气充裕,以达到调理养生的目的。
“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各类问题。
“夏调”指夏季这些问题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辩证调理,以预防冬季复发,或减轻其各类问题。
科普3
为什么要“冬病夏调”?
许多冬季常见问题,其发生或发作的基础往往在夏季已经形成或存在。中医认为,夏天,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也是调理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脏腑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脏腑疾患的最好时机。进行敷贴治疗,最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汗腺渗透吸收,达到振奋阳气,温通经络,祛除寒邪作用的一种方法。
因而,要预防某些问题,应当从夏季做起。
另外,某些冬寒性问题在冬季调理时,很难收到好的作用,如在夏季及时调理,借助阳气旺盛,则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好处。
科普4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通过在三伏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来改善部分问题在秋冬季节反复发作的方法。敷贴的膏药如提款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进行三伏天灸时会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麝香、细辛,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可防治过敏性哮喘、咳嗽、等秋冬发作的疾病。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2.风湿骨病:颈椎病、腰椎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便秘、消化不良等。4.妇产科疾病:宫寒、痛经等妇科疾病。5.儿科疾病:小儿咳喘、小儿感冒、小儿便秘、小儿消化不良、厌食症等儿科疾病。6.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7.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8.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9.退行性骨关节病10.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11.某些亚健康状态12.产后关节痛13.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14.过敏性鼻炎15.反复呼吸道感染16.慢性支气管炎17.慢性咽炎
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2,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3,瘢痕体质者。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6,2岁以下的婴幼儿。7,有发热、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等症状的患儿。
慎用人群
1,孕妇及哺乳期者。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3,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4,病情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注意事项
1,贴敷前:起居有常,饮食有度。贴敷前一天,要用温和的沐浴产品洗个澡,去除皮肤表面的油脂。如果贴敷前发现所贴穴位处的皮肤有破损,或出现发烧、头痛、腹泻呕吐等急性感染的症状,则需推迟第一贴的时间。此外,如果女性在月经期出血量较多,也需适当推迟进行贴敷。2,贴敷时:宽松穿衣防过敏。来贴敷时最好身穿宽松透气、舒适吸汗的纯棉衣物,不要穿紧身的化纤衣物。为了防止药膏染脏衣服,当天穿深颜色衣服最好。第一次贴敷或者皮肤特别敏感的人,可以事先在家里试试自己对胶布是否过敏,如有过敏症状在贴敷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改用防过敏胶布。3,时间不要自己延长。贴敷时间一般小儿0.5~2小时,年长儿2~4小时,成人2~6小时,敏感者应酌减。4,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贴敷后出现小水疱属正常现象,医院就诊。5,贴敷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以利于药物吸收;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
我院中西医结合科全体医护人员在李忱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潜心研究,根据五运六气,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研制出独有的三伏贴方剂。在炎炎夏日为家乡父老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献上一份厚礼。现三伏贴诊疗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咨询体验。贴敷
- 上一篇文章: 汉城孝贞经方惠民工作室呼吸科协定方集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